蔀
蔀 的部首: 蔀
蔀 的偏旁: 艸
蔀 的拼音: bù
蔀 的筆畫數(shù): 13
蔀 的繁體字: 蔀
蔀 的筆順: 一丨丨丶一丶ノ一丨フ一フ丨
蔀 的解釋: 蔀的基本解釋1.遮蔽
2.古代歷法名詞
七十六年為一蔀
蔀的介紹〈名〉覆蓋于棚架上以遮蔽陽光的草席豐其蔀
——《易·豐》又如:蔀屋(草席蓋頂之屋
泛指貧家幽暗簡陋之屋);蔀家(謂大其屋而家設(shè)棚席)古歷法名詞
我國漢初所傳六種古代歷法,以十九年為章,章有七閏,四章為蔀,二十蔀為紀(jì),六十蔀為元蔀的釋意蔀覆蓋于棚架上以遮蔽陽光的草席豐其蔀
--《易·豐》又如蔀屋(草席蓋頂之屋
泛指貧家幽暗簡陋之屋);蔀家(謂大其屋而家設(shè)棚席)古歷法名詞蔀bù1.覆蓋于棚架上以遮蔽陽光的草席
2.引申為覆蓋
3.古歷法名詞
我國漢初所傳六種古代歷法,以十九年為章,章有七閏
四章為蔀,二十蔀為紀(jì),六十蔀為元
冬至與月朔同日為章首,冬至在年初為蔀首
蔀的康熙字典解釋蔀【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畫:17畫,部外筆畫:11畫《唐韻》蒲口切,音瓿
《易·豐卦》豐其蔀
《註》蔀,覆曖,障光明之物也
又《廣韻》《正韻》普后切,音剖
小席也
又《集韻》伴姥切,音簿
蔀,草也
《博雅》蔀,魚薺也
又《詩·大雅·篇首文王受命疏》三統(tǒng)曆,七十二歲爲(wèi)一蔀,二十蔀爲(wèi)一紀(jì)
《前漢·律歷志》以閏餘一之?dāng)?shù)爲(wèi)蔀首
又《唐韻古音》《易》豐其蔀,《陸德明·釋文》音部
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