楫
楫 的部首: 楫
楫 的偏旁: 木
楫 的拼音: jí
楫 的筆畫數: 13
楫 的繁體字: 楫
楫 的筆順: 一丨ノ丶丨フ一一丨丨一一一
楫 的解釋: 楫的基本解釋槳:舟~
楫的介紹〈名〉(形聲短的船槳)同本義
短曰楫,長曰棹棹,短曰楫,長曰棹
——《韻會》楫,舟擢也
——《說文》檜楫檜舟
——《詩·衛(wèi)風·竹竿》楫齊揚以容與兮
——《楚辭·哀郢》
注:“船櫂也
”亡維楫
——《漢書·賈誼傳》泛指船槳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荀子·勸學》檣傾楫摧
——宋·范仲淹《岳陽樓記》橫臥一楫
——明·魏學洢《核舟記》楫左右舟子各一人
又如:中流擊楫;舟楫;楫子(船槳);楫櫓(槳與櫓);楫櫂(船槳)船通民楫,而阻夷船之闖入者
——梁延《夷氛聞記》又如:闄櫂(船);楫師(船工)〈動〉劃[船水]淠彼涇舟,烝徒楫之
——《詩·大雅·稢樸》一手附舟傍,一手楫水而至岸也
——明·費信《星槎勝覽》楫的釋意楫(形聲短的船槳)同本義
短曰楫,長曰楫棹,短曰楫,長曰棹
--《韻會》楫,舟擢也
--《說文》檜楫檜舟
--《詩·衛(wèi)風·竹竿》楫齊揚以容與兮
--《楚辭·哀郢》
注船櫂也
”亡維楫
--《漢書·賈誼傳》泛指船槳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荀子·勸學》檣傾楫摧
--宋·范仲淹《岳陽樓記》橫臥一楫
--明·魏學洢《核舟記》楫左右舟子各一人
又如中流擊楫;舟楫;楫子(船槳);楫櫓(槳與櫓);楫櫂(船槳)船通民楫,而阻夷船之闖入者
--梁延《夷氛聞記》楫(檝)jí船槳舟~
激流擊~
楫的康熙字典解釋楫【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畫:13畫,部外筆畫:9畫《唐韻》卽葉切《集韻》《韻會》《正韻》卽涉切,音接
《說文》舟櫂也
《玉篇》行舟具
檝、艥同
《易·繫辭》刳木爲舟,剡木爲楫
舟楫之利,以濟不通
《書·說命》若濟巨川,用汝作舟楫
又《釋名》楫,捷也
撥水舟行捷疾也
《註》楫,所以櫂舟也
《詩·大雅》淠彼涇舟,烝徒楫之
《揚子·方言》楫謂之橈
或謂之櫂
又林木貌
《呂覽·明理篇》氣若山之楫
又《集韻》籍入切《正韻》秦入切,音輯
義同
又通輯
《前漢·兒寬傳》躬發(fā)聖德,統(tǒng)楫羣元
臣瓚曰:楫當作輯
又《集韻》側立切,音戢
聚也
楫的說文解字解釋楫【卷六】【木部】舟櫂也
從木咠聲
子葉切說文解字注(楫)所?擢舟也
各本作舟櫂也
許無櫂字
手部曰
擢、引也
楫、所以引舟而行
故亦謂之擢
而漢書劉屈氂傳、外戚傳、百官表皆用輯濯爲楫擢
假借也
毛衞風傳曰
楫所以擢舟也
此許所本
今據以正
今毛詩擢譌櫂
淺人所改也
鄧通傳
以濯船爲黃頭郎
司馬相如傳
濯鷁牛首
皆擢舟之義也
詩爾雅音義引說文舟棹也
則其誤久矣
棹又櫂之俗
從木
咠聲
子葉切
七部
方言曰
楫謂之橈
或謂之櫂
櫂亦擢之譌也
擢櫂正俗字
楫的古漢語解釋楫jí①<名>短的船槳,與“棹”相對
泛指船槳
《勸學》:“假舟~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②<動>通“輯”,聚集
《漢書·兒寬傳》:“陛下躬發(fā)圣德,統(tǒng)~群元
”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