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
杠 的部首: 杠
杠 的偏旁: 木
杠 的拼音: gàng,gāng
杠 的筆畫數(shù): 7
杠 的繁體字: 杠
杠 的筆順: 一丨ノ丶一丨一
杠 的解釋: 杠的基本解釋[gàng]1.較粗的棍子:頂門~
2.體操器械,有單杠、雙杠、高低杠等
3.機(jī)床上的棍狀零件:絲~
4.出殯時抬送靈柩的工具:~夫
5.粗的直線:他看過的書都打了不少紅~
中尉軍銜的標(biāo)志是一~兩星
6.把不通的文字或錯字用直線劃去或標(biāo)出:他一面看,一面用紅筆在稿子上~了許多杠子
7.比喻一定的標(biāo)準(zhǔn)
[gāng]1.橋
2.旗桿
杠的介紹1.杠[gàng]2.杠[gāng]杠[gàng]〈名〉抬重物的粗棍
亦指門閂
如:木杠;鐵杠;門杠;杠房頭(杠房的把頭);杠架(抬尸體用的床)鍛煉身體用的一種器械
如:高低杠;杠鈴;雙杠;單杠批改文字或閱讀中作為標(biāo)記所畫的粗直線
如:書上畫了好多杠杠;在稿子上扛了許多杠子機(jī)床上帶螺紋的棍狀零件
如:絲杠〈動〉把不通的文字、錯字或多余的字用直線劃去或標(biāo)出
如:他把作文中的許多詞句都杠掉了在布、皮或石頭上磨擦使鋒利些
如:把刀或剃刀杠一下;杠刀專橫自是,好與人爭
如:好抬杠;他又跟人杠上了另見gāng杠[gāng]〈名〉(形聲
從木,工聲
(gāng)本義:床前橫木)同本義床,其杠,北燕、朝鮮之間謂之樹,自關(guān)而西,秦晉之間謂之杠
——《方言》杠,床前橫木也
——《說文》指旗桿素錦綢杠
——《爾雅·釋天》比較小的橋
如:石杠(石橋);杠彴(泛指橋);杠梁(橋梁)另見gàng杠的釋意杠(形聲
從木,工聲
本義床前橫木)同本義床,其杠,北燕、朝鮮之間謂之樹,自關(guān)而西,秦晉之間謂之杠
--《方言》杠,床前橫木也
--《說文》指旗桿素錦綢杠
--《爾雅·釋天》比較小的橋杠抬重物的粗棍
亦指門閂鍛煉身體用的一種器械批改文字或閱讀中作為標(biāo)記所畫的粗直線杠(槓)gàng⒈較粗的棍子木~兒
鐵~子
⒉運(yùn)動器械單~
雙~
高低~
⒊車床上的棍狀機(jī)件軸~
⒋杠gāng1.床前橫木
2.竹﹑木竿子
3.車蓋柄的下部
4.獨(dú)木橋,橋
5.舉,抬
參見"杠臺"
6.中國古代群星名
由九顆小星組成,主要分布在仙后座
杠gōng1.古地名用字『代有杠里
見《漢書·曹參傳》
杠的康熙字典解釋杠【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畫:7畫,部外筆畫:3畫《唐韻》《集韻》《韻會》古雙切《正韻》居郞切,音江
《說文》牀前橫木也
《徐曰》今人謂之牀桯
《急就篇》妻婦聘嫁齎媵僮,奴婢私隷枕牀杠
《方言》秦晉之閒謂之杠
又旌旗竿
《爾雅·釋天》素錦綢杠
《註》謂以白地錦韜旗之竿
《廣雅》天子杠高九仞,諸侯七,大夫五
又銘橦也
《儀禮·士喪禮》竹杠長三尺
又小橋謂之杠
《孟子》徒杠成
又《博雅》杠,舉也
又星名
《晉書·天文志》大帝上九星曰華蓋,下九星曰杠,華蓋之柄也
又《集韻》《類篇》沽紅切,音公
地名
《前漢·曹參傳》攻杠里,大破之
○按《唐韻》杠音工,古音也
《字彙》作葉音,非
杠的說文解字解釋杠【卷六】【木部】牀前橫木也
從木工聲
古雙切說文解字注(杠)牀前橫木也
方言曰
牀其杠、北燕朝鮮之閒謂之樹
自關(guān)而西秦晉之閒謂之杠
南楚之閒謂之趙
東齊海岱之閒謂之
按廣韻作牀前橫
無木字
然則橫讀古曠反
孟子徒杠
其引伸之義也
爾雅
素錦韜杠
丨部曰
?、旌旗杠兒
則謂直者也
從木
工聲
古雙切、九部
杠的古漢語解釋杠gàng①<名>竹木桿子
《儀禮·鄉(xiāng)射禮》:“以白羽與朱羽糅~
”《爾雅·釋天》:“素錦綢~
”②<名>獨(dú)木橋;小橋
《孟子·離婁下》:“歲十一月,徒~成;十二月,輿梁成
”③<動>通“扛”抬
康有為《東事戰(zhàn)敗》詩:“~棺摩拳,擊鼓三撾
”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