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
草 的部首: 草
草 的偏旁: 艸
草 的拼音: cǎo
草 的筆畫數(shù): 9
草 的繁體字: 草
草 的筆順: 一丨丨丨フ一一一丨
草 的解釋: 草的基本解釋1.高等植物中栽培植物以外的草本植物的統(tǒng)稱:野~
青~
割~
2.指用作燃料、飼料等的稻、麥之類的莖和葉:稻~
~繩
~鞋
3.舊指山野、民間:~賊
~野
4.雌性的(多指家畜或家禽):~驢
~雞
5.草率;不細致:潦~
字寫得很~
6.文字書寫形式的名稱
a)漢字形體的一種:~書
~寫
真~隸篆
b)拼音字母的手寫體:大~
小~
7.初步的;非正式的(文稿):~案
~稿
8.起草:~擬
草的介紹〈名〉(形聲
從艸,早聲
小篆艸,象兩棵草形,是草的本字
今“草”字系假借字,原是“皂”的本字
《說文》:“草,草斗,櫟(lì)實也”(櫟實:櫟樹的莢果,即皂角)
借為“草木”之“草”以后,則另造“皂”字來代替
本義:櫟實)草本植物的總稱艸,百卉也
從二屮
會意
經(jīng)傳皆以草為之
漢書多以屮為之
——《說文》大草不生
——《呂氏春秋·任地》
注:“草,穢也
”草食者羶
——《呂氏春秋·本味》草苴比而不芳
——《楚辭·悲回風》
注:“生曰草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唐·劉禹錫《陋室銘》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宋·辛棄疾《清平樂·村居》又如:除草;糧草(軍用的糧食和草料);野草遍地;寸草不留;青草;牧草;茅草;草廳(草堂;廳堂);草莽(草叢
比喻無用的東西)指用作燃料、飼料的干草今又盛寒,馬無稿草
——《資治通鑒》又如:草庫倫(指圍起來的草場);草料未開墾過的荒地墾草創(chuàng)邑,辟地生粟
——《韓非子·外儲說》又如:草甸子(方言
長滿野草的低濕地);草洼(低洼積水,野草叢生的地方);草間(民間);草茅危言(百姓對國政的剴切言論
草茅,指在野百姓;百姓論廟堂,恐有危險,故謂危言)文書的底稿;初稿吳中士人家藏其草
——宋·洪邁《容齋續(xù)筆》又如:草藁(同草稿);起草;奏草(奏張的草稿);草本(原稿的底本)一種書寫體
如:章草;狂草;草行(書法中的行書兼草體)〈形〉粗糙;粗劣令人事無大小皆潦草過了
——《朱子類語·訓門人》又如:草略(馬虎,疏忽);草具(粗劣;粗劣的飯食);草酌(簡便的筵席
多用作設(shè)宴請客的謙詞);潦草(字不工整;不仔細;不認真)匆促,急促
如:草蹙(匆促)〈動〉割草,除草
如:草薙(芟夷,像除草似的加以殺戮)創(chuàng)造;創(chuàng)立草,造也
——《廣雅》天造草昧
——《易·屯》
虞注:“草,草創(chuàng)物也
”又如:草立(創(chuàng)立);草昧(創(chuàng)始;草創(chuàng));草律(創(chuàng)制法律)草擬;起稿蕭何草律
——《漢書·藝文志》
注:“創(chuàng)造之
”草立土德時歷制度
——《漢書·任敖傳》
注:“創(chuàng)始也
”召今草檄
——《南史·蔡景立傳》又如:草立(創(chuàng)立);草制(擬訂制書);草詔(草擬詔書);草表(草擬章奏)〈名〉雌馬
也泛指母畜
如:草狗;草騾(牝騾)草的釋意草(形聲
從苃,早聲
小篆苃,象兩棵草形,是草的本字
今草”字系假借字,原是皂”的本字
《說文》草,草斗,櫟實也”(櫟實櫟樹的莢果,即皂角)
借為草木”之草”以后,則另造皂”字來代替
本義櫟實)草本植物的總稱苃,百卉也
從二屮
會意
經(jīng)傳皆以草為之『書多以屮為之
--《說文》大草不生
--《呂氏春秋·任地》
注草,穢也
”草食者羶
--《呂氏春秋·本味》草苴比而不芳
--《楚辭·悲回風》
注生曰草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唐·劉禹錫《陋室銘》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的康熙字典解釋草【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畫:12畫,部外筆畫:6畫〔古文〕屮《唐韻》采老切《集韻》在早切《韻會》《正韻》采早切,音懆
《說文》作艸,百卉也
經(jīng)典相承作草
《書·禹貢》厥草惟繇
《詩·小雅》在彼豐草
《禮·祭統(tǒng)》草艾則墨,未發(fā)秋政,則民弗敢草也
《註》草艾,謂艾取草也
《論衡》地性生草,山性生木
《大戴禮·易本命》食草者善走而愚
又《史記·陳丞相世家》惡草具進
《註》草,粗也
又《篇?!菲堅徊莶?br>《春秋·隱四年》公及宋公遇于淸
《註》遇者草次之期,二國各其禮也
《疏》草次,猶造次也
又《詩·小雅》勞人草草
《傳》草草,勞心也
又《易·屯卦》天造草昧
《疏》言天造萬物于草創(chuàng)之始
又《前漢·淮南王傳》常召司馬相如等視草廼遣
《註》謂爲文之草藳
《百官志註》一曹有六人,主作文書起草
《後漢·寵傳》蕭何草律
又《魏志·衞覬傳》覬好古文,隷、草無所不善
又姓
《正字通》草中
又《韻補》脞五切,徂上聲
《徐幹·齊都賦》焚梗林,燎圃草
又此茍切,湊上聲
《邊讓·章華賦》攜西子之弱腕兮,援毛嬙之素肘
形便纖以嬋娟兮,若流風之靡草
又《說文》自保切,音皁
草斗,櫟實也,一曰橡斗子
《徐鉉曰》今俗以此爲艸木之艸,別作皁字,爲黑色之皁
案櫟實可染白爲黑,故曰草,通用
今俗書或從白從十,或從白從七,皆無意義
草的說文解字解釋草【卷一】【艸部】草斗,櫟實也
一曰象斗子
從艸早聲
〖注〗臣鉉等曰:今俗以此爲艸木之艸,別作皁字,爲黑色之皁
案:櫟實可以染帛,爲黑色,故曰草
通用爲草棧字
今俗書皁或從白從十,或從白從七,皆無意義,無以下筆
自保切說文解字注(草)草、逗
櫟實也
一曰象斗
木部
栩?也
其皁一曰樣
又曰
?、栩也
又曰
樣、栩?qū)嵰?br>按此言櫟者、卽栩也
陸璣云
栩今柞櫟也
徐州人謂櫟爲杼
或謂之栩
其子爲皁
或言皁斗
其殻爲汁
可以染皁
今京洛及河內(nèi)多言杼汁
或云橡斗
按草斗之字俗作皁、作皂
於六書不可通
象斗字當從木部作樣
俗作橡
從艸
早聲
自切
古音在三部
周禮大司徒
其植物宜早物
假借早晚字爲之
籒文作?
草的古漢語解釋草cǎo①<名>草;草本植物的總稱
《觀滄?!罚骸皹淠緟采佟S茂
”《敕勒歌》:“風吹~低見牛羊
”②<名>荒野;草野
《<指南錄>后序》:“不得已,變姓名,詭蹤跡,~行露宿
”③<名>鄉(xiāng)間;民間
《五人墓碑記》:“況~野之無聞?wù)邭e?”④<形>粗糙;粗劣
《馮諼客孟嘗君》:“左右以君賤之也,食以~具
”⑤<名>初稿;草稿
《左忠毅公逸事》:“廡下一生伏案臥,文方成~
”⑥<名>漢字的一種字體,流行于漢初,筆畫相連,寫來迅速
如“狂草”、“真草隸篆
”【草鄙】粗野鄙陋
《戰(zhàn)國策·趙策三》:“臣南方~之人也,何足問?”【草草】1.草木茂盛的樣子
蘇軾《各子由記園中草木》:“君看藜與藿,生意常~
”2.憂愁的樣子
《詩經(jīng)·小雅·巷伯》:“驕人好好,勞人~”3.辛苦的樣子
杜甫《園人送瓜》:“園人非故侯,種此何~
”4.匆促
杜甫《送長孫九待御赴武威判官》:“聞君適萬里,取別何~
”【草創(chuàng)】1.開始創(chuàng)建或創(chuàng)辦
《漢書·終軍傳》:“夫天命初定,萬事~
”2.起草
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未就,會遭此禍
”【草次】1.匆忙急遽
2.露宿于草野間
【草蹙】倉猝;匆忙
【草菅】1.草茅,喻輕賤
班固《漢書·賈誼傳》:“其視殺人若艾~然
”(艾:通“刈”
)后稱任意殘殺人命為“草菅人命
”2.草野;民間
陸游《薏苡》:“嗚呼!奇材從古棄~,君試求之籬落間
”【草芥】比喻輕微而無價值的東西
夏侯湛《東方朔畫贊》:“戲萬乘若寮友,視儔列如~
”【草具】指粗劣的食物
《戰(zhàn)國策·齊策四》:“左右以君賤之也,食以~
”【草莽】1.荒野
陶淵明《歸園田居》:“??炙敝粒懵渫?br>”2.草野;民間
呂不韋《呂氏春秋·察傳》:“乃令重黎舉夔于~之中而進之
”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