胙
胙 的部首: 胙
胙 的偏旁: 月
胙 的拼音: zuò
胙 的筆畫數(shù): 9
胙 的繁體字: 胙
胙 的筆順: ノフ一一ノ一丨一一
胙 的解釋: 胙的基本解釋古代宗廟祭祀時所用的肉
胙的介紹〈名〉(形聲
從肉,乍聲
本義:祭祀用的肉)同本義胙,祭福肉也
——《說文》夏曰福胙
——《爾雅》王使宰孔賜齊侯胙
——《左傳·僖公九年》徹王之胙俎
——《周禮·膳夫》
注:“主人飲食之俎皆為胙俎
”祝鳧已疵獻(xiàn)胙
——《管子·小問》太子祭于曲沃,歸胙于公
——《左傳·僖公四年》將軍胙土分茅
(古代帝王分封諸侯,用五色土筑壇,一方一色,分封某方的諸侯,就用白茅包取某方的土,連同祭肉授給他,這就叫做“胙土分茅”
)——清·邵長蘅《青門剩稿》又如:胙肉(祭祀時供神的肉);胙侑(賜以祭肉,贈以束帛,表示親近);胙余(古稱祭祀完畢后所余的酒肉);胙席(祭祀的酒席)通“阼”
臺階登自胙階
——《荀子·哀公》
注:“胙與阼同
”踐胙之初
——漢《費亭侯曹騰碑陰》又如:胙階(大堂前東邊的臺階
古代天子、諸侯、大夫、士,賓主相見,以東階為主人迎賓登堂之地)〈動〉[上帝]保佑;福佑;賜福天地所胙,小而后國
——《國語》又如:胙胤(福及子孫
因指有國,有天下者子孫相繼);胙德(舊時歌頌帝王之詞
謂有天下者之德)賜與;分封考績有成,符策乃胙
——《隸續(xù)》又如:胙侑(賜以祭肉,贈以束帛,表示親近)胙的釋意胙(形聲
從肉,乍聲
本義祭祀用的肉)同本義胙,祭福肉也
--《說文》夏曰福胙
--《爾雅》王使宰孔賜齊侯胙
--《左傳·僖公九年》徹王之胙俎
--《周禮·膳夫》
注主人飲食之俎皆為胙俎
”祝鳧已疵獻(xiàn)胙
--《管子·小問》太子祭于曲沃,歸胙于公
--《左傳·僖公四年》將軍胙土分茅
(古代帝王分封諸侯,用五色土筑壇,一方一色,分封某方的諸侯,就用白茅包取某方的土,連同祭肉授給他,這就叫做胙土分茅”
)--清·邵長蘅《青門剩稿》又如胙肉(祭祀時供神的肉);胙侑(賜以祭肉,胙zuò⒈〈古〉祭祀用的肉
⒉賞賜
胙的康熙字典解釋胙【未集下】【肉部】康熙筆畫:11畫,部外筆畫:5畫《唐韻》昨誤切《集韻》《韻會》存故切《正韻》靖故切,音祚
《說文》祭福肉也
《爾雅·釋天》夏曰復(fù)胙
《疏》胙,祭肉也
以祭之旦日,復(fù)陳其祭肉,以賔尸也
《左傳·僖九年》王使宰孔賜齊侯胙
《註》胙,祭肉
《晉語》命公胙侑
《註》胙,賜祭肉也
《史記·周本紀(jì)》顯王致文武胙於秦孝公
《註》胙,膰肉也
又《韻會》建置社稷曰胙
又報也
有德之人,必有美報
《左傳·隱八年》胙之土,而命之氏
《疏》胙,報也
《左傳·襄十四年》王使劉定公賜齊侯命,曰世胙大師,以表東海
《註》胙,報也
又福也
《周語》天地所胙
《註》福也
《揚子·法言》天胙先德,而隕明忒
又位也
《齊語》反胙於絳
《註》反,復(fù)也
胙,位也
又胙俎
《周禮·天官·膳夫》凡王祭祀,賔客食,則徹王之胙俎
《註》王與賔客禮食,主人飮食之俎,皆爲(wèi)胙俎
又地名
《史記·秦始皇紀(jì)註》括地志云:古燕國,滑州胙城縣是也
又亭名
《左傳·僖二十四年》凡蔣邢茅胙祭
《註》東郡燕縣西南有胙亭
又國名
《前漢·古今人表》胙侯
《註》周公子
又《集韻》疾各切,音昨
又《五音集韻》則落切,音作
義同
又《集韻》作,古作胙
註詳人部五畫
胙的說文解字解釋胙【卷四】【肉部】祭福肉也
從肉乍聲
昨誤切〖注〗臣鉉等曰:今俗別作祚,非是
說文解字注(胙)祭福肉也
福者、皇尸命工祝承致多福無疆于女孝孫是也
周禮
以脤膰之禮親兄弟之國
注曰
同福祿也
引伸之幾福皆言胙
如左傳言天胙明德、無克胙國、國語胙以天下、胙四岳國是也
自後人肊造祚字以改經(jīng)傳
由是胙祚錯出矣
從肉
乍聲
昨誤切
五部
胙的古漢語解釋胙zuò①<名>祭祀用的肉,祭后分送給參與祭祀的人
《后漢書·鄧彪傳》:“四時致宗廟之~
”②<動>賞賜
潘勖《冊魏公九錫文》:“~之以土
”③<動>通“祚”,賜福
蘇軾《孔北海贊序》:“天若~漢,公使備,備誅操,無難也
”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