禍
禍 的部首: 禍
禍 的偏旁: 礻
禍 的拼音: huò
禍 的筆畫數(shù): 11
禍 的繁體字: 禍
禍 的筆順: 丶フ丨丶丨フ一丨フノ丶
禍 的解釋: 禍的基本解釋1.災(zāi)難;不幸的事或情況
與“福”相對:災(zāi)~
闖~
2.損害:~國殃民
禍的介紹〈動〉作禍;加害子木有禍人之心,武有仁人之心
——《左傳·昭公元年》又如:禍國(加害于國);禍國殃民;禍?zhǔn)?危害社會);禍計(jì)(惡計(jì));禍人(害人)遭難;受害劉恭見赤眉眾亂,知其必?cái)?自恐兄弟俱禍
——《后漢書》禍的釋意禍(形聲
從示,楇聲
本義災(zāi)禍,禍患)同本義禍,害也
神不福也
--《說文》禍災(zāi)殺禮
--《周禮·掌客》禍兮福所倚
--《史記·屈原賈生列傳》逆其類者謂之禍
--《荀子·天論》來不由我,古謂之禍
--《論衡·累害》魚無失水之禍
--《韓非子·大體》不顧國政,則亡國之禍也
--《韓非子·十過》近者禍及身
--《戰(zhàn)國策·趙策》不能為禍
--《淮南子·人間訓(xùn)》禍且及汝
--明·魏禧《大鐵椎傳》禍至無日
--《資治通鑒》文人畫士之禍
--清·龔自珍《病梅館記》禍及枯骨
禍(禍)huò⒈災(zāi)害,苦難,跟"福"相對闖~了
出了車~
遭~殃
~兮福所倚,福兮~所伏
⒉損害,桅~害
~人之心
~國殃民
禍的康熙字典解釋禍【午集下】【示部】康熙筆畫:14畫,部外筆畫:9畫〔古文〕旤《唐韻》《正韻》胡果切《集韻》戸果切《韻會》合果切,和上聲
《說文》害也,神不福也
《釋名》毀也,言毀滅也
《增韻》殃也,災(zāi)也
《詩·小雅》二人從行,誰爲(wèi)此禍
《禮·表記》君子愼以避禍
又作旤
《前漢·五行志》六畜謂之?dāng)云渲?br>又作祻
《晉書·文帝紀(jì)》同發(fā)機(jī)
又葉後五切,戸上聲
《馮衍·顯志賦》昔三后之純粹兮,每季世而窮禍
弔夏桀於南巢兮,哭殷紂於牧野
野,音豎
又葉紙韻,虎委切
《荀子·成相篇》世之禍,惡賢士,子胥見殺百里徙
又葉支韻,許規(guī)切
《荀子·成相篇》論臣過,反其施,尊主安國尚賢義,距諫飾非,愚而上同,國必禍
義葉宜
禍的說文解字解釋禍【卷一】【示部】害也,神不福也
從示咼聲
胡果切〖注〗旤、、、,古文
說文解字注(禍)害也
禍害雙聲
神不福也
從示
咼聲
胡果切
十七部
禍的古漢語解釋禍huò①<名>災(zāi)難;災(zāi)禍
《老子》:“~兮福所倚
”②<動>危害;降禍
《左傳·昭公元年》:“子木有~人之心
”>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