佁攦
佁攦是由漢字"佁"(讀音:yǐ,chì,部首:亻,筆畫數(shù):7)和漢字"攦"(讀音:lì,shài,部首:扌,筆畫數(shù):22)組成的漢字組合。
根據(jù)這兩個漢字的含義,佁攦可能表示:
- 佁(佁的基本解釋[yǐ]1.〔~然〕靜止的樣子,如“~然不動”)和攦(攦的基本解釋[lì]1.折斷:“~工倕之指,而天下始人有其巧矣)的組合意義
佁的信息
佁的部首: 亻
佁的拼音: yǐ,chì
佁的筆畫數(shù): 7
佁的繁體字: 佁
佁的筆順: ノ丨フ丶丨フ一
佁的解釋: 佁的基本解釋[yǐ]1.〔~然〕靜止的樣子,如“~然不動”
2.癡癡呆呆
[chì]〔~儗(yì)〕a.停滯不前;b.猶豫不決
佁的介紹1.佁[yǐ]2.佁[ǎi]佁[yǐ]〈形〉癡呆的樣子佁[ǎi]〈形〉癡呆的樣子佁,癡貌
從人,臺聲
——《說文》佁,癡也
——《廣韻》危險復守其母,沒身不佁
——《馬王堆漢墓帛書》靜止
如:佁然佁的釋意佁〈形〉癡呆的樣子佁,癡貌
從人,臺聲
--《說文》佁,癡也
--《廣韻》危險復守其母,沒身不佁
--《馬王堆漢墓帛書》靜止佁yǐ1.癡呆貌
2.引申為靜止貌
參見"佁然"
佁ǎi1.癡呆貌
2.引申為靜止貌
參見"佁然"
佁chì1.見"佁儗"
佁tài1.見"佁儗"
佁sì1.至,致使
參見"佁躡"
2.深思貌
3.通"似"
佁的康熙字典解釋佁【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畫:7畫,部外筆畫:5畫《廣韻》羊已切《集韻》養(yǎng)里切,音以
固滯貌
張楫曰:不前也
又《集韻》夷在切
《說文》癡貌
讀若騃
又《呂氏春秋》佁蹶之機
佁的說文解字解釋佁【卷八】【人部】癡皃
從人臺聲,讀若騃
夷在切說文解字注(佁)癡皃
大人賦
沛艾赳螑仡以佁儗兮
張揖曰
佁儗、不前也
此癡意也
呂氏春秋
出輿入輦
命曰佁蹷之機
高誘曰
佁、至也
此別一義也
從人
臺聲
讀若騃
夷在切
一部
佁
攦的信息
攦的部首: 扌
攦的拼音: lì,shài
攦的筆畫數(shù): 22
攦的繁體字: 攦
攦的筆順: 一丨一一丨フ丶一丨フ丶丶一ノフ丨丨一一フノフ
攦的解釋: 攦的基本解釋[lì]1.折斷:“~工倕之指,而天下始人有其巧矣
”2.扭轉(zhuǎn)
3.擊
[shài]1.打掃
2.灑
3.揮擺,甩動
攦的介紹1.攦[lì]攦[lì]〈動〉截折,斬斷
如:攦工倕之指(工倕:堯時的巧匠
折斷工倕的手指);攦指(折斷手指)擺動
如:攦手(兩手揮擺);攦脫(擺脫,脫離);攦手不顧(撒手不管)攦的康熙字典解釋攦【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畫:23畫,部外筆畫:19畫《集韻》《韻會》郞計切,音麗
折也,撕也
《莊子·胠篋篇》攦工倕之指,而天下始人有其巧矣
又《集韻》所綺切,音屣
義同
《莊子註》徐邈讀
又輦尒切,音邐
義同
又《集韻》《韻會》力結(jié)切
與捩音義同
又拗也
又《集韻》郞敵切,音歷
《博雅》擊也
與擽同
又所賣切,音曬
掃也
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