佉穊
佉穊是由漢字"佉"(讀音:qū,部首:亻,筆畫數(shù):7)和漢字"穊"(讀音:jì,部首:禾,筆畫數(shù):14)組成的漢字組合。
根據(jù)這兩個漢字的含義,佉穊可能表示:
- 佉(佉的基本解釋1.同“祛”)和穊(穊的基本解釋1.密植谷物:深耕~種)的組合意義
 
佉的信息
佉的部首: 亻
佉的拼音: qū
佉的筆畫數(shù): 7
佉的繁體字: 佉
佉的筆順: ノ丨一丨一フ丶
佉的解釋: 佉的基本解釋1.同“祛”
2.音譯用字
多用于譯梵語
佉的介紹〈動〉通“祛”
驅(qū)逐佉,去也
——《荀子》
注:“佉,與祛同
”——《篇海類編》〈名〉譯音用字
如:佉沙(古時西域國名
在今新疆喀什噶爾);佉樓(人名
佛教所稱古代創(chuàng)造一種古印度拼音文字的人);佉盧文(古印度的一種文字,橫書左行)姓佉的釋意佉qū譯音字
【佉沙】即史國
又名羯霜那
隋唐時,昭武九姓之一
佉的康熙字典解釋佉【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畫:7畫,部外筆畫:5畫《正韻》丘於切,音區(qū)
與祛同
又國名
《內(nèi)典》薄佉羅,卽月支也
又人名
《法苑珠林》造書凡三人,長曰梵,其書右行
次書佉盧,其書左行
少者倉頡,其書下行
又《廣韻》丘伽切《集韻》《類篇》去伽切,恰平聲
姓也
又佉沙國,卽疏勒也
見《唐書·異域志》又神名
《釋書》佛說彌勒成佛經(jīng),其先轉(zhuǎn)輪聖王,名儴佉
有四種兵,不以威武,治四天下
又《陀羅尼經(jīng)》佉佉
《註》文殊眷屬
《又》佉呬佉呬
《註》普賢眷屬
◎按佉,梵音去佐切,見就形門
今不從,只以音和門,丘伽切,釋之爲(wèi)是
佉
穊的信息
穊的部首: 禾
穊的拼音: jì
穊的筆畫數(shù): 14
穊的繁體字: 穊
穊的筆順: ノ一丨ノ丶フ一一フ丶一フノフ
穊的解釋: 穊的基本解釋1.密植谷物:深耕~種
2.稠密
穊的介紹〈形〉稠密穊,稠也
——《說文》穊的釋意穊zuì1.聚集;會集
穊的康熙字典解釋穊【午集下】【禾部】康熙筆畫:16畫,部外筆畫:11畫《廣韻》《集韻》《韻會》幾利切《正韻》吉器切,音寄
《說文》稠也
《史記·齊悼惠世家》深耕穊種,立苗欲疏
又地名
穊州,在金陵城東北
見《金陵志》
又《集韻》居氣切,音暨
義同
穊的說文解字解釋穊【卷七】【禾部】稠也
從禾旣聲
幾利切說文解字注(穊)稠也
漢書
劉章言耕田曰
深耕穊種
立苗欲疏
非其種者
鉏而去之
引伸爲(wèi)凡稠之偁
從禾
旣聲
已利切
十五部
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