儶橝
儶橝是由漢字"儶"(讀音:huì,xié,部首:亻,筆畫數(shù):20)和漢字"橝"(讀音:tán,diàn,部首:木,筆畫數(shù):16)組成的漢字組合。
根據(jù)這兩個漢字的含義,儶橝可能表示:
- 儶(儶的基本解釋[huì]〔偙~〕見“偙”)和橝(橝的基本解釋[tán]1.架蠶箔的木柱)的組合意義
儶的信息
儶的部首: 亻
儶的拼音: huì,xié
儶的筆畫數(shù): 20
儶的繁體字: 儶
儶的筆順: ノ丨丨フ丨ノ丨丶一一一丨一丨フノ丶丨フ一
儶的解釋: 儶的基本解釋[huì]〔偙~〕見“偙”
[xié]1.離
2.古同“攜”
儶的康熙字典解釋儶【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畫:20畫,部外筆畫:18畫《廣韻》《集韻》胡桂切,音慧
偙儶
又《集韻》懸圭切,音攜
提也
一曰離也
儶的說文解字解釋攜【卷十二】【手部】提也
從手雟聲
戶圭切說文解字注(攜)提也
古多叚爲?字
從手
巂聲
戶圭切
十六部
儶
橝的信息
橝的部首: 木
橝的拼音: tán,diàn
橝的筆畫數(shù): 16
橝的繁體字: 橝
橝的筆順: 一丨ノ丶一丨フ丨丨一丨フ一一一丨
橝的解釋: 橝的基本解釋[tán]1.架蠶箔的木柱
2.古通“覃”,長:“攬瑤木之~枝兮,望閬風之板桐
”3.古書上說的一種橉類植物
[diàn]1.屋檐
2.門閂
橝的康熙字典解釋橝【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畫:16畫,部外筆畫:12畫《唐韻》《韻會》徒含切《集韻》徒南切,音曇
屋梠前也
一曰蠶槌
《唐韻》木灰可染
《嚴忌·哀時命》擥瑤木之橝枝兮
《正字通》橉木別名
又《集韻》直稔切,音朕
又《唐韻》《韻會》《正韻》徒點切,音簟
義同
又《集韻》《類篇》徐心切,音尋
盾上竿
橝的說文解字解釋橝【卷六】【木部】屋梠前也
從木覃聲
一曰蠶槌
徒含切說文解字注(橝)屋梠前也
梠與之閒曰橝
從木
聲
徒含切
古音在七部
一曰蠶槌
方言言蠶槌僃矣
獨無橝字
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