刳救
刳救是由漢字"刳"(讀音:kū,部首:刂,筆畫數(shù):8)和漢字"救"(讀音:jiù,部首:攵,筆畫數(shù):11)組成的漢字組合。
根據(jù)這兩個(gè)漢字的含義,刳救可能表示:
- 刳(刳的基本解釋剖開后再挖空:~木為舟)和救(救的基本解釋1.援助使脫離災(zāi)難或危險(xiǎn):~命)的組合意義
刳的信息
刳的部首: 刂
刳的拼音: kū
刳的筆畫數(shù): 8
刳的繁體字: 刳
刳的筆順: 一ノ丶一一フ丨丨
刳的解釋: 刳的基本解釋剖開后再挖空:~木為舟
刳的介紹〈動(dòng)〉(形聲
從刀,夸聲
本義:剖,剖開)同本義刳,判也
——《說文》刲之刳之
——《禮記·內(nèi)則》刳剔孕婦
——《偽泰誓》引刀自刳其腹
——王充《論衡》又如:刳割(剖割);刳木(剖鑿大木,使其中空);刳肝(剖挖肝臟);刳胎(剖割孕婦胎兒)挖,挖空刳木為舟,剡木為楫
——《易·系辭下》又如:刳心(挖出心臟);刳腔(挖空的腹腔)殺,割刳白馬而盟
——《史記·蘇秦列傳》又如:刳羊(古時(shí)外交結(jié)盟時(shí)殺羊宣誓);刳割(切割)洗除,消除夫道,覆載萬物者也,洋洋乎大哉!君子不可以不刳心焉
——《莊子》遭受殘害江東新刳于兵,郡旱,饑民交走死無吊
——唐·韓愈《曹成王碑》刳的釋意刳〈動(dòng)〉(形聲
從刀,夸聲
本義剖,剖開)同本義刳,判也
--《說文》刲之刳之
--《禮記·內(nèi)則》刳剔孕婦
--《偽泰誓》引刀自刳其腹
--王充《論衡》又如刳割(剖割);刳木(剖鑿大木,使其中空);刳肝(剖挖肝臟);刳胎(剖割孕婦胎兒)挖,挖空刳木為舟,剡木為楫
--《易·系辭下》又如刳心(挖出心臟);刳腔(挖空的腹腔)殺,割刳白馬而盟
--《史記·蘇秦列傳》又如刳羊(古時(shí)外交結(jié)盟時(shí)殺羊宣誓);刳割(切割)洗除,消除夫道,覆載萬物者也,洋洋乎大哉!君子不可以刳kū剖開,挖空~破
~木為舟
刳的康熙字典解釋刳【子集下】【刀部】康熙筆畫:8畫,部外筆畫:6畫《唐韻》苦胡切《集韻》《韻會(huì)》《正韻》空胡切,音枯
《說文》判也
《易·繫辭》刳木爲(wèi)舟
又《玉篇》空物腸也,屠也
《前漢·王莽傳》與巧屠共刳剝之
《註》刳,剖也
又《集韻》墟侯切,音摳
義同
刳的說文解字解釋刳【卷四】【刀部】判也
從刀夸聲
苦孤切說文解字注(刳)判也
內(nèi)則云
刲之刳之
按刲謂刺殺之
刳謂空其腹
辭刳木爲(wèi)舟
亦謂虛木之中
刳木一作挎木
鄉(xiāng)飮酒禮
相者二人
皆左何瑟
後首挎越內(nèi)弦
賈公彥曰
瑟底有孔越
以指深入而持之也
手部無挎
從刀
夸聲
苦孤切
五部
刳的古漢語解釋刳kū①<動(dòng)>剖;剖開
《后漢書·華佗傳》:“~破腹背,抽割積聚
”②<動(dòng)>挖空
《周易·系辭下》:“~木為舟
”刳
救的信息
救的部首: 攵
救的拼音: jiù
救的筆畫數(shù): 11
救的繁體字: 救
救的筆順: 一丨丶一ノ丶丶ノ一ノ丶
救的解釋: 救的基本解釋1.援助使脫離災(zāi)難或危險(xiǎn):~命
挽~
營~
搭~
搶~
一定要把他~出來
2.援助人、物使免于(災(zāi)難、危險(xiǎn)):~亡
~荒
~災(zāi)
~急
救的介紹〈動(dòng)〉(形聲
從攴(pū),輕輕敲擊,求聲
本義:止;禁止;阻止)同本義救,止也
——《說文》救,猶禁也
以禮防禁人之過者也
——《周禮·司救》注使之相救
——《周禮·大司徒》
注:“救,救兇災(zāi)也
”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雖被發(fā)纓冠而救之可也
——《孟子·離婁下》又如:救止(阻止;糾正);救禍(消除禍亂);救滅(撲滅);救熄(亦作“救息”
撲滅);救撲(撲滅)援救別人救,助也
——《廣雅》扶服救之
——《禮記·檀弓》匍匐救之
——《孔子閑居》民困而不知救
——明·劉基《賣柑者言》設(shè)法籌救
——清·梁啟超《譚嗣同傳》救我圣主
足下欲救
又如:解救(使脫離危險(xiǎn)或困難);救窮(救濟(jì)窮困);救度(救拔并使脫離苦難,多指神仙超度之事);救落(救助;說情;救護(hù))治療是救病而飲之以堇也
——《呂氏春秋·勸學(xué)》又如:急救(緊急救治);救藥(醫(yī)療救治
也用來比喻挽救、補(bǔ)救);救病(治病);救疾(救治病人;治病);救療(救治;醫(yī)治)糾正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
——《禮記》又如:救正(糾正);救弊(匡除糾正弊害);救奢(糾正奢靡);救過(糾正過失)求助于人[asksb.tocometotherescue]求救于齊
——《戰(zhàn)國策·趙策》請(qǐng)救于魏
——《史記·魏公子列傳》奉命求救
——《資治通鑒》百千求救聲
——《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捄”另見jū救的釋意救(形聲
從攴,輕輕敲擊,求聲
本義止;禁止;阻止)同本義救,止也
--《說文》救,猶禁也
以禮防禁人之過者也
--《周禮·司救》注使之相救
--《周禮·大司徒》
注救,救兇災(zāi)也
”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雖被發(fā)纓冠而救之可也
--《孟子·離婁下》又如救止(阻止;糾正);救禍(消除禍亂);救滅(撲滅);救熄(亦作救息”
撲滅);救撲(撲滅)援救別人救,助也
--《廣雅》扶服救之
--《禮記·檀弓》匍匐救之
--《孔子閑居》民困而不知救
--明·劉基《救(捄)jiù⒈幫助,援助,使脫離困境或危險(xiǎn)~濟(jì)
~援
~急
急~
拯~
患難相~
遇良醫(yī)可~
⒉止~火
濯以~熱(濯洗)
⒊救的康熙字典解釋救【卯集下】【攴部】康熙筆畫:11畫,部外筆畫:7畫《廣韻》居祐切《集韻》《韻會(huì)》《正韻》居又切,音廏
《說文》止也
《博雅》助也
《廣韻》護(hù)也
《書·太甲》尚賴匡救之德
《詩·大雅》式救爾後
又《周禮·地官·司救註》救,猶禁也,以禮防禁人之過者也
又《爾雅·釋器》絇謂之救
《註》救絲以爲(wèi)絇
又姓
《風(fēng)俗通》諫議大夫救仁
又《集韻》恭于切,音拘
《周禮·司救》劉昌宗讀
又《韻補(bǔ)》葉居尤切
《詩·邶風(fēng)》何有何亡,黽勉求之
凡民有喪,匍匐救之
《武王盤銘》溺於淵,尚可遊也
溺於人,不可救也
救的說文解字解釋救【卷三】【攴部】止也
從攴求聲
居又切說文解字注(救)止也
論語
子謂冉有曰
女弗能救與
馬曰
救猶止也
馬意救與止稍別
許謂凡止皆謂之救
從攴
求聲
居又切
三部
救的古漢語解釋救jiù①<動(dòng)>制止;阻止
《論語·八佾》:“季氏旅于泰山,子謂冉有曰:‘女弗能~與?’”②<動(dòng)>救援;救助
《信陵君竊符救趙》:“魏王使將軍晉鄙十萬眾~趙
”③<動(dòng)>治療;醫(yī)治
《呂氏春秋·勸學(xué)》:“是~病而飲之以堇也
”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