卽菭
卽菭是由漢字"卽"(讀音:jí,部首:卩,筆畫數:9)和漢字"菭"(讀音:tái,zhī,chí,部首:艸,筆畫數:11)組成的漢字組合。
根據這兩個漢字的含義,卽菭可能表示:
- 卽(卽的基本解釋同“即”)和菭(菭的基本解釋[tái]古同“苔”)的組合意義
卽的信息
卽的部首: 卩
卽的拼音: jí
卽的筆畫數: 9
卽的繁體字: 卽
卽的筆順: ノ丨フ一一ノフフ丨
卽的解釋: 卽的基本解釋同“即”
卽的釋意卽lián1.同"奩"
卽的康熙字典解釋卽【子集下】【卩部】康熙筆畫:9畫,部外筆畫:7畫〔古文〕皍《唐韻》子力切《集韻》《韻會》《正韻》節(jié)力切,音稷
《說文》卽食也
一曰就也
《徐曰》卽猶就也
就食也
《前漢·高帝紀》使陸賈卽授璽綬
《註》師古曰:卽,就也
又《玉篇》今也
又《爾雅·釋詁》卽,尼也
《註》尼,近也
《疏》卽今相近也
又《前漢·西南傳》卽以爲不毛之地,無用之民
《註》卽,猶若也
又卽卽,充實也
《前漢·禮樂志·安世房中歌》磑磑卽卽,師象山則
《註》積實之盛,類于山也
又通作則
《前漢·王莽傳》應聲滌地,則時成創(chuàng)
《註》則時,猶卽時也
又燭炬之燼曰卽
《管子·弟子職》右手執(zhí)燭,左手正櫛
《檀弓》註櫛作卽
又姓
《廣韻》風俗通有單父令卽費
又漢複姓,有卽墨成
又《集韻》隷作卽
《玉篇》今作卽
卽的說文解字解釋卽【卷五】【皀部】即食也
從皀卪聲
子力切〖注〗徐鍇曰:“即,就也
”說文解字注(卽)卽食也
卽、當作節(jié)
周易所謂節(jié)飮食也
節(jié)食者、檢制之使不過
故凡止於是之?謂之卽
凡見於經史言卽皆是也
鄭風毛傳曰
卽、就也
從皀
卪聲
此當云從卩皀、卩亦聲
其訓節(jié)食
故從卩皀
卩節(jié)古通也
今音子力切
古音在十二部
卽
菭的信息
菭的部首: 艸
菭的拼音: tái,zhī,chí
菭的筆畫數: 11
菭的繁體字: 菭
菭的筆順: 一丨丨丶丶一フ丶丨フ一
菭的解釋: 菭的基本解釋[tái]古同“苔”
[zhī]古同“?”
[chí]〔~蘠〕菊的別稱
菭的康熙字典解釋菭【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畫:14畫,部外筆畫:8畫《集韻》澄之切,音治
說文,菭蘠,草名
又《廣韻》直尼切,音墀
水衣也
又與苔通
《前漢·外戚傳》華殿塵兮玉階菭,中庭萋兮綠草生
《顏註》菭音臺,水氣所生
菭的說文解字解釋菭【卷一】【艸部】水衣
從艸治聲
徒哀切說文解字注(菭)水靑衣也
依爾雅音義補靑字
醢人箈菹
鄭司農曰
箈
水中魚衣
玄謂箈、箭萌
玉裁按
先、後鄭異字
先鄭作菭、從艸
許說正同
後鄭作?、從竹
郭注爾雅引?菹鴈醢
從後鄭也
後鄭注當有菭當爲?四字、而佚
今本周禮作箈
混誤不成字
所當正者也
吳都賦注曰
海苔生海水中
正靑
狀如亂髮
乾之赤
鹽藏有汁
名曰濡苔
從艸
治聲
徒哀切
沈重云
北人丈之反
一部
今作苔
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