厜炪
厜炪是由漢字"厜"(讀音:zuī,部首:廠,筆畫數(shù):10)和漢字"炪"(讀音:zhuō,chù,部首:火,筆畫數(shù):9)組成的漢字組合。
根據(jù)這兩個漢字的含義,厜炪可能表示:
- 厜(厜的基本解釋1.《廣韻》姊宜切,平支,精)和炪(炪的基本解釋[zhuō]1.火不燃)的組合意義
厜的信息
厜的部首: 廠
厜的拼音: zuī
厜的筆畫數(shù): 10
厜的繁體字: 厜
厜的筆順: 一ノノ一丨一丨丨一一
厜的解釋: 厜的基本解釋1.《廣韻》姊宜切,平支,精
2.《集韻》津垂切,平支,精
3.山峰高峻
4.指高峻的山顛
厜的釋意厜zuī1.見"厜?"
厜的康熙字典解釋厜【子集下】【廠部】康熙筆畫:10畫,部外筆畫:8畫《唐韻》姊宜切《集韻》《韻會》津垂切,音觜
《說文》厜?,山顚也
《爾雅·釋山》崒者,厜?
《郭璞註》謂峰頭巉巖
又《集韻》或作崒
又《集韻》是爲(wèi)切,音垂
義同
又
《集韻》是爲(wèi)切,音垂
《說文》厜?,山巓
又津垂切,音觜
義同
厜的說文解字解釋厜【卷九】【廠部】厜?,山顚也
從廠垂聲
姉宜切說文解字注(厜)厜?、逗
山顚也
顚者、頂也
俗造巓字
唐風(fēng)作首陽之巓
謬甚
釋山曰
崒者厜?
又作??
又作嵳峩
許書釋嵳峩曰山皃
釋厜?曰山頂
不曰同字也
從廠
垂聲
?宜切
古音在十七部
厜
炪的信息
炪的部首: 火
炪的拼音: zhuō,chù
炪的筆畫數(shù): 9
炪的繁體字: 炪
炪的筆順: 丶ノノ丶フ丨丨フ丨
炪的解釋: 炪的基本解釋[zhuō]1.火不燃
2.古通“拙”,笨拙:“予以~謀
”[chù]1.郁
2.火聲
炪的康熙字典解釋炪【巳集中】【火部】康熙筆畫:9畫,部外筆畫:5畫《唐韻》職悅切《集韻》朱劣切,音拙
《說文》火光
又《廣韻》丑律切《集韻》敕律切,音黜
《玉篇》鬱也
《集韻》炪爩煙貌
又火聲
又《集韻》竹律切,音茁
義同
炪的說文解字解釋炪【卷十】【火部】火光也
從火出聲
《商書》曰:“予亦炪謀
”讀若巧拙之拙
職悅切說文解字注(炪)火光也
類篇作火不光
集韻六術(shù)曰
炪爩、煙皃
類篇同
又九迄曰
炪爩、煙出也
煙盛則光微
此葢與上火猛作反對語
從火
出聲
職悅切
十五部
商書曰
予亦炪謀
般庚上文
此與叚爲(wèi)好、叚狟狟爲(wèi)桓桓、叚?爲(wèi)竹蔑同
壁中古文叚炪爲(wèi)拙也
今尙書作拙者、葢孔安國以今字讀之也
讀若巧拙之拙
其同音也
故相叚借
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