哣憴
哣憴是由漢字"哣"(讀音:pǒu,部首:口,筆畫數(shù):10)和漢字"憴"(讀音:shéng,部首:忄,筆畫數(shù):15)組成的漢字組合。
根據(jù)這兩個漢字的含義,哣憴可能表示:
- 哣(哣的基本解釋古同“咅”)和憴(憴的基本解釋〔~~〕戒備警惕;謹(jǐn)慎)的組合意義
哣的信息
哣的部首: 口
哣的拼音: pǒu
哣的筆畫數(shù): 10
哣的繁體字: 哣
哣的筆順: 丨フ一一丨フ一丶ノ一
哣的解釋: 哣的基本解釋古同“咅”
哣的康熙字典解釋哣【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畫:10畫,部外筆畫:7畫《廣韻》俗?字
本作咅
《集韻》或作?
詳前咅字註
哣的說文解字解釋咅【卷五】【丶部】相與語,唾而不受也
從丶從否,否亦聲
?,咅或從豆從欠
天口切文三重一說文解字注(咅)相與語唾而不受也
今俗有此
從
從否
不部曰
否、不也
從丶否者、主於不然也
亦聲
各本作否
非
今正
?、韻書皆入侯部
或字從豆聲
豆與同部
周易蔀斗主爲(wèi)韻
蔀正?聲也
天口切
四部
其形作咅
(?)咅或從豆欠
欠者、口氣也
豆者、聲也
哣
憴的信息
憴的部首: 忄
憴的拼音: shéng
憴的筆畫數(shù): 15
憴的繁體字: 憴
憴的筆順: 丶丶丨丨フ一一丨フ一丨一一フ一一
憴的解釋: 憴的基本解釋〔~~〕戒備警惕;謹(jǐn)慎
憴的釋意憴shéng1.見"憴憴"
憴的康熙字典解釋憴【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畫:17畫,部外筆畫:13畫《廣韻》食陵切《集韻》《韻會》《正韻》神陵切,音繩
《爾雅·釋訓(xùn)》憴憴,戒也
又通作繩
《詩·周南》宜爾子孫繩繩兮
《註》戒愼也
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