唝戭
唝戭是由漢字"唝"(讀音:gòng,hǒng,gǒng,部首:口,筆畫數(shù):10)和漢字"戭"(讀音:yǎn,部首:戈,筆畫數(shù):15)組成的漢字組合。
根據(jù)這兩個(gè)漢字的含義,唝戭可能表示:
- 唝(唝的基本解釋[gòng]1.〔~吥〕地名,在柬埔寨)和戭(戭的基本解釋用以刺擊的長(zhǎng)槍)的組合意義
唝的信息
唝的部首: 口
唝的拼音: gòng,hǒng,gǒng
唝的筆畫數(shù): 10
唝的繁體字: 嗊
唝的筆順: 丨フ一一丨一丨フノ丶
唝的解釋: 唝的基本解釋[gòng]1.〔~吥〕地名,在柬埔寨
2.地名用字
[hǒng]1.〔羅~曲〕詞牌名
亦稱“望夫歌”
2.(嗊)[gǒng]推動(dòng),向上或向上推
唝的釋意唝hé1.見"唝唝"
唝的康熙字典解釋嗊【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畫:13畫,部外筆畫:10畫《廣韻》呼孔切《集韻》《韻會(huì)》虎孔切,音
《玉篇》囉嗊,歌曲也
《通雅》囉嗊猶來羅
《雲(yún)溪友議》元稹贈(zèng)劉采春曰:選詞能唱望夫歌,卽囉嗊曲也
又金陵有囉嗊樓
又《集韻》呼貢切,烘去聲
義同
唝
戭的信息
戭的部首: 戈
戭的拼音: yǎn
戭的筆畫數(shù): 15
戭的繁體字: 戭
戭的筆順: 丶丶フ一丨フ一丨一ノ丶一フノ丶
戭的解釋: 戭的基本解釋用以刺擊的長(zhǎng)槍
戭的釋意戭yǎn1.長(zhǎng)槍
2.人名
梼戭
古代賢人,"八愷"之一
見《左傳.文公十八年》
戭的康熙字典解釋戭【卯集中】【戈部】康熙筆畫:15畫,部外筆畫:11畫《唐韻》余忍切《集韻》《韻會(huì)》以忍切,音引
《說文》長(zhǎng)槍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huì)》以淺切,音衍
人名
《左傳·文十八年》高陽氏才子檮戭
《釋文》以善反
亦作已震反
又《集韻》柱兗切
音篆
義同
又以久切,音酉
長(zhǎng)盾也
又羊進(jìn)切
矛屬也
戭的說文解字解釋戭【卷十二】【戈部】長(zhǎng)搶也
從戈寅聲
《春秋傳》有擣戭
弋刃切
又,以淺切說文解字注(戭)長(zhǎng)槍也
槍者、歫也
謂以長(zhǎng)物相刺
通俗文曰
剡木傷盜曰槍
按槍非古兵器
戭亦非器名
取槍歫之義耳
今之用金曰槍者、則古之矛也
故戭字廁於此
不與器物爲(wèi)伍
從戈
寅聲
弋刃以淺二切
按刃當(dāng)作忍
弋忍古音也
十二部
春秋傳有檮戭
高陽氏才子八愷之一也
見左傳文十八年
漢書作?
集韻無?
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