喩傟
喩傟是由漢字"喩"(讀音:yù,部首:口,筆畫數(shù):12)和漢字"傟"(讀音:yǎng,部首:亻,筆畫數(shù):12)組成的漢字組合。
根據(jù)這兩個(gè)漢字的含義,喩傟可能表示:
- 喩(喩的基本解釋同“喻”)和傟(傟的基本解釋古同“慃”)的組合意義
喩的信息
喩的部首: 口
喩的拼音: yù
喩的筆畫數(shù): 12
喩的繁體字: 喩
喩的筆順: 丨フ一ノ丶一丨フ一一フフ
喩的解釋: 喩的基本解釋同“喻”
喩的釋意喩yù1.同"喻"
喩的康熙字典解釋喩【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畫:12畫,部外筆畫:9畫《廣韻》羊戍切《集韻》《韻會(huì)》兪戍切,音裕
《玉篇》曉也
《廣韻》本作諭
譬諭也,諫也
《禮·文王世子》入則有保,出則有師,是以敎喩而德成也
又《學(xué)記》可謂善喩矣
《論語》君子喩於義,小人喩於利
《史記·吳王濞傳》不敢自外,使喩其驩心
又姓
《廣韻》喩音樹,豫章人
又《集韻》容朱切,音兪
嘔喩,和悅貌
《前漢·王褒傳》嘔喩受之
又《集韻》一曰嗙喩,歌也
喩
傟的信息
傟的部首: 亻
傟的拼音: yǎng
傟的筆畫數(shù): 12
傟的繁體字: 傟
傟的筆順: ノ丨ノ丶フ丶フ丶一フ丶一
傟的解釋: 傟的基本解釋古同“慃”
傟的釋意傟yǎng1.古同"慃"
傟的康熙字典解釋傟【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畫:12畫,部外筆畫:10畫《集韻》烏項(xiàng)切,胦上聲
戾也
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