嗥扻
嗥扻是由漢字"嗥"(讀音:háo,部首:口,筆畫數(shù):13)和漢字"扻"(讀音:zhì,sǔn,kǎn,部首:扌,筆畫數(shù):7)組成的漢字組合。
根據(jù)這兩個(gè)漢字的含義,嗥扻可能表示:
- 嗥(嗥的基本解釋(豺狼等)大聲叫)和扻(扻的基本解釋[zhì]古同“櫛”)的組合意義
嗥的信息
嗥的部首: 口
嗥的拼音: háo
嗥的筆畫數(shù): 13
嗥的繁體字: 嗥
嗥的筆順: 丨フ一ノ丨フ一一一ノ丶一丨
嗥的解釋: 嗥的基本解釋(豺狼等)大聲叫
嗥的釋意嗥吼叫嗥,咆也
--《說(shuō)文》字又通號(hào)”亡烏嗥之弓
--《孔子家語(yǔ)·好生》又如嗥嘶(大聲嘶叫);嗥吠(狗大叫);嗥嗥(獸類吼叫聲);嗥呼(呼叫;號(hào)叫)通號(hào)”∨哭,哭叫兒子終日嗥而嗌不嗄
--《莊子·庚桑楚》
釋文嗥,又作號(hào)
”又如嗥唃(號(hào)唃
大聲哭);嗥叫(大聲哭叫;叫喚;獸類的吼叫)嗥(嘷)háo野獸吼叫狼~
聽(tīng),有~叫聲
嗥的康熙字典解釋?【酉集中】【豸部】康熙筆畫:19畫,部外筆畫:12畫《集韻》乎刀切,音豪
《類篇》嘷或從豸,咆也
嗥的說(shuō)文解字解釋說(shuō)文解字注(嗥)咆也
廣韻
噑、熊虎聲
左傳曰
狐貍所居
豺狼所噑
從口
皋聲
乎刀切
古音在三部
(獆)譚長(zhǎng)說(shuō)嗥從犬
公羊春秋經(jīng)
趙盾試其君夷獔
嗥
扻的信息
扻的部首: 扌
扻的拼音: zhì,sǔn,kǎn
扻的筆畫數(shù): 7
扻的繁體字: 扻
扻的筆順: 一丨一ノフノ丶
扻的解釋: 扻的基本解釋[zhì]古同“櫛”
[sǔn]古同“損”,減少
[kǎn]擊
扻的康熙字典解釋扻【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畫:8畫,部外筆畫:4畫《集韻》側(cè)吏切,音胾
治髮也
《莊子·庚桑楚》髮而扻,數(shù)米而炊
又子結(jié)切,音節(jié)
義同
又側(cè)瑟切
與櫛同
又《集韻》損,古作扻
註詳十畫
又苦感切,音坎
擊也
扻的說(shuō)文解字解釋損【卷十二】【手部】減也
從手員聲
穌本切說(shuō)文解字注(損)減也
水部曰
減者、損也
二篆爲(wèi)轉(zhuǎn)注
從手
員聲
穌本切
十三部
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