囏賨
囏賨是由漢字"囏"(讀音:jiān,部首:口,筆畫數(shù):23)和漢字"賨"(讀音:cóng,部首:貝,筆畫數(shù):15)組成的漢字組合。
根據(jù)這兩個(gè)漢字的含義,囏賨可能表示:
- 囏(囏的基本解釋“艱”的異體字)和賨(賨的基本解釋中國秦漢時(shí)期四川、湖南等地少數(shù)民族所繳的一種賦稅)的組合意義
囏的信息
囏的部首: 口
囏的拼音: jiān
囏的筆畫數(shù): 23
囏的繁體字: 囏
囏的筆順: 一丨丨一丨フ一一一ノ丶一丨一丨フ一丶ノ一丨フ一
囏的解釋: 囏的基本解釋“艱”的異體字
囏的釋意囏jiān1.艱難
2.災(zāi)害
3.險(xiǎn)惡
囏的康熙字典解釋囏【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畫:23畫,部外筆畫:20畫《廣韻》古文艱字
註詳艮部十一畫
《周禮·地官·遺人》恤民之囏阨
《前漢·異姓諸侯王表》以德若彼,用力如此,其囏難也
囏
賨的信息
賨的部首: 貝
賨的拼音: cóng
賨的筆畫數(shù): 15
賨的繁體字: 賨
賨的筆順: 丶丶フ一一丨ノ丶丨フ一一一ノ丶
賨的解釋: 賨的基本解釋中國秦漢時(shí)期四川、湖南等地少數(shù)民族所繳的一種賦稅
亦指這些少數(shù)民族
賨的釋意賨cóng1.秦漢時(shí)西南少數(shù)民族巴人稱其所交納的賦稅為"賨"
2.古代西南地區(qū)的一種少數(shù)民族
其中心在四川省渠縣一帶
3.古地名
在今四川省渠縣東北
賨的康熙字典解釋賨【酉集中】【貝部】康熙筆畫:15畫,部外筆畫:8畫《廣韻》藏宗切《集韻》《韻會(huì)》徂宗切,音悰
《說文》南蠻賦也
《後漢·南蠻傳》歲令大人輸布一疋,小口二丈,謂之賨布
又《風(fēng)俗通》巴有賨人,剽勇
閬中人范目說高祖,募取賨人定三秦
《揚(yáng)雄·蜀都賦》東有巴賨,綿亙百濮
賨的說文解字解釋賨【卷六】【貝部】南蠻賦也
從貝宗聲
徂紅切說文解字注(賨)南蠻賦也
後漢書南蠻西南夷傳曰
槃瓠之傳蠻夷
秦置黔中郡
漢改爲(wèi)武陵
歲令大人輸布一匹
小口二丈
是謂賨布
魏都賦曰
賨幏積墆
幏見巾部
從貝
宗聲
徂紅切
九部
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