帗的信息
帗的部首: 巾
帗的拼音: fú
帗的筆畫數(shù): 8
帗的繁體字: 帗
帗的筆順: 丨フ丨一ノフ丶丶
帗的解釋: 帗的基本解釋1.五色帛裝飾的一種舞具:“文舞六十四人,……十六人執(zhí)~”
2.古同“韍”
帗的釋意帗fú1.五色帛制成的舞具
2.通"韨"
蔽膝
帗的康熙字典解釋帗【寅集中】【巾部】康熙筆畫:8畫,部外筆畫:5畫《廣韻》分物切《集韻》敷勿切,音弗
《周禮·春官》凡舞有帗舞
《註》帗析五采繒,今靈星舞子持之是也
又《廣韻》毳也
《揚(yáng)子·方言》帗縷,毳也
荊揚(yáng)江湖之閒曰揄鋪,楚曰,宋鄭衞之閒謂之帗縷
又《廣韻》《集韻》北末切,音撥
《說文》一幅巾也
帗的說文解字解釋帗【卷七】【巾部】一幅巾也
從巾犮聲,讀若撥
北末切說文解字注(帗)一幅巾也
幅、布帛廣也
一幅巾者、巾廣二尺二寸
其長當(dāng)亦同也
此與鄭注周禮帗舞義絕殊
葢許君周禮作翇舞
與鄭司農(nóng)說同
見羽部
從巾
犮聲
讀若撥
北末切
十五部
帗的古漢語解釋帗fú①<名>用五色帛制成的舞具
《周禮·春官·樂師》:“凡舞,有~舞,有羽舞
”②通“韨,蔽膝”
《穆天子傳》:“天子大服,冕袆~帶
”bō<名>一幅寬的頭巾
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