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的信息
自的部首: 自
自的拼音: zì
自的筆畫數(shù): 6
自的繁體字: 自
自的筆順: ノ丨フ一一一
自的解釋: 自的基本解釋1.自己:~動
~衛(wèi)
~愛
~力更生
~言~語
~告奮勇
~顧不暇
不~量力
2.自然;當然:~不待言
公道~在人心
兩人久別重逢,~有許多話說
3.姓
4.從;由:~小
~此
~古
~遠而近
~北京出發(fā)
選~《人民日報》
來~各國的朋友
自的介紹〈名〉(象形
小篆字形
象鼻形
“自”是漢字的一個部首
本義:鼻子)同本義自,鼻也
——《說文》
段玉裁注:“許謂自與鼻義同音同,而用自為鼻者絕少也
”始;開頭故法者,王之本也;刑者,愛之自也
——《韓非子》起源知風之自,知微之顯,可以入德也
——《禮記》又如:自頃(近來)〈代〉自己,自我;本身[self;oneself;one’sown]不自為政,卒勞百姓
——《詩·小雅·節(jié)南山》自引而起,絕袖
——《戰(zhàn)國策·燕策》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后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孟子》自比于人
(“人”指信陵君
)——《史記·魏公子列傳》自度終不能得之于王
(“度”,估計;“得”,指圓滿得到;“之”,代援趙的具體措施
)——《史記·魏公子列傳》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自疏,自己疏遠
濯,通“濁”
淖(nào)泥漿
)——《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自知其陋而謹護其失
(其:第一人稱代詞,自己
陋:見聞少,知識淺薄
而:轉(zhuǎn)折連詞,可是,卻
謹護其失:謹慎小心地掩蓋自己的過錯
失:過錯
)——清·劉開《問說》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
——白居易《琵琶行》又如:自戕(戕害自己;自殺);自呈(自首;認罪);自敝(自己困敗);自各兒(自己);自凜(自身寒微);自引(自行引退;自殺)〈介〉由;從自,從也
——《廣雅》自天右之
——《易·大有》退食自公
——《詩·召南·羔羊》出自東方
——《詩·邶風·日月》自去史職
——《后漢書·張衡傳》自是指物作詩立就
——宋·王安石《傷仲永》自李唐以來
——宋·周敦頤《愛蓮說》自張柴村
——《資治通鑒·唐紀》感覺何自起
——蔡元培《圖畫》自南海還
——清·彭端淑《為學一首示子侄》自海入侵
——清·徐珂《清稗類鈔·戰(zhàn)事類》又如:自從(介詞
表示時間的起點)在;于不自我先,不自我后
——《詩·小雅》又如:自諸(猶其余);自余(猶其余;以外;此外)〈副〉自然,當然重罰不用而民自治
(自治,自然太平
)——《韓非子·五蠹》神明自得
——《荀子·勸學》自見異物
——漢·王充《論衡·訂鬼篇》自足制之
——《資治通鑒》自從本說
(意思是說,自然應當遵從《本草經(jīng)》的說法
)——宋·沈括《夢溪筆談》自有同志者在
——清·林覺民《與妻書》又如:自恁(自然;徑自);自化(自然化育);自可(自然可以);自老(自然衰老)本是;本來人之死生自有長短,不在操行善惡也
——漢·王充《論衡》小人自姓崔名寧,與那小娘子無半面之識
——《京本通俗小說》東家有賢女,自名秦羅敷
——《樂府詩集》又如:自可(本來可以);自性(個性;本性);自合(自應;本該);自恁(本當)仍舊,依然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唐·王勃《滕王閣》親自早自來謝項王
——《史記·項羽本紀》自抱持武
——《漢書·李廣蘇建傳》王自往臨視
——晉·干寶《搜神記》自將三千人
——宋·司馬光《資治通鑒·唐紀》又如:自鞫(親自審訊罪犯)別自、另外一板已自布字
——宋·沈括《夢溪筆談·活板》假如,茍
與“非”連用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三峽》又如:自這般(假如像這樣)即使,雖樂正子春之母死,五日而不食
曰:“吾悔之
自吾母而不得吾情,吾惡乎用吾情
”——《禮記·檀弓》卻,可是不思量,自難忘
——蘇軾《江城子·記夢》不是俺要結果你,自是前日來時,有那陸虞候傳著高太尉鈞旨,教我兩個到這里結果你,立等金印回去回話
——《水滸傳》因為,由于自我致冠,敬慎不敗也
——《易·需》〈動〉用天秩有禮,自我五禮有庸哉
——《書·皋陶謨》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內(nèi)不自以誣,外不自以欺
——《荀子·儒效》是女子無計可奈,見王先生也自一表非俗,只得從了他
——《初刻拍案驚奇》自的釋意自(象形
小篆字形
象鼻形
自”是漢字的一個部首
本義鼻子)同本義自,鼻也
--《說文》
段玉裁注許謂自與鼻義同音同,而用自為鼻者絕少也
”始;開頭故法者,王之本也;刑者,愛之自也
--《韓非子》起源知風之自,知微之顯,可以入德也
--《禮記》又如自頃(近來)自自己,自我;本身不自為政,卒勞百姓
--《詩·小雅·節(jié)南山》自引而起,絕袖
--《戰(zhàn)國策·燕策》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后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自zì⒈本人,己身~己
親~
~作~受
~成一家
~強不息
⒉從,由~從
~始至終
~成都到武漢
⒊當然~屬無妨
~有話說
⒋⒌①自己主動
②不依靠人為的力量水會~動下流
③全部是機械操作~動化
⒍①自己負擔
②自以為了不起
⒎⒏①天然存在的~然界
②不造作,不勉強聽憑~然
③當然~然好辦
⒐①自己感覺到
②自己認識和覺悟到~覺地遵紀守法
⒑⒒⒓⒔①自己制造
②克制自己
⒕⒖⒗①不受約束,不受限制請大家~由發(fā)表意見
②在法律規(guī)定的范圍內(nèi),隨自己意愿活動的權利人身~由
~由選舉
③哲學上指人們在實踐中認識了客觀規(guī)律并能掌握它,自覺地運用它來改造世界
⒘⒙自的康熙字典解釋自【未集下】【自部】康熙筆畫:6畫,部外筆畫:0畫〔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疾二切,音字
《玉篇》由也
《集韻》從也
《易·需卦》自我致寇,敬愼不敗也
《疏》自,由也
《書·湯誥》王歸自克夏,至于亳
《詩·召南》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傳》自,從也
又《玉篇》率也
又《廣韻》用也
《書·臯陶謨》天秩有禮,自我五禮,有庸哉
《傳》自,用也
《詩·周頌》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
《傳》自彼成康,用彼成安之道也
《古義》自彼者,近數(shù)昔日之辭
又自然,無勉強也
《世說新語》絲不如竹,竹不如肉,漸近自然
又《集韻》己也
《正韻》躬親也
《易·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彊不息
又《五音集韻》古文鼻字
註詳部首
◎按說文作鼻本字
自的說文解字解釋自【卷四】【自部】鼻也
象鼻形
凡自之屬皆從自
,古文自
疾二切說文解字注(自)鼻也
象鼻形
此以鼻訓自
而又曰象鼻形
王部曰
自讀若鼻
今俗以作始生子爲鼻子是
然則許謂自與鼻義同音同
而用自爲鼻者絕少也
凡從自之字、如尸部?、臥息也
言部詯、膽氣滿聲在人上也
亦皆於鼻息會意
今義從也、己也、自然也皆引伸之義
疾二切
十五部
凡自之屬皆從自
()古文自
自的古漢語解釋自zǐ①<代>自己
《孫臏減灶》:“龐涓~知智窮兵敗,乃~剄
”《望洋興嘆》:“于是焉河伯欣然~喜
”②<副>親自
《信陵君竊符救趙》:“趙王及平原君~迎公子于界
”《垓下之戰(zhàn)》:“項王乃悲歌慷慨,~為詩曰……
”③<代>其;他(她)的
《孔雀東南飛》:“中有雙飛鳥,~名為鴛鴦
”《陌上?!罚骸扒厥嫌泻门?,~
名為羅敷”④<副>原來;本來
《陌上?!罚骸笆咕袐D,羅敷
有夫”《孔雀東南飛》:“我~不驅(qū)卿,逼迫有阿母
”⑤<副>自然;當然
《活板》:“以手拂之,其印~落,殊不沾污
”《訂鬼》:“思念存想,~見異物也
”⑥<介>從;由
《察今》:“其劍~舟中墜于水
”《為學》:“越明年,貧者~南海還
”⑦<介>在;自從
《三峽》:“~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
”《孔雀東南飛》:“~君別我后,人事不可量
”⑧<連>常“自非”連用,相當于“除非”、“假如不是”
《三峽》:“~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左傳·成公十六年》:“唯圣人能內(nèi)外無患,~非圣人,外寧必有內(nèi)憂
”⑨<連>表示讓步,相當于“即使”
《漢書·周昌傳》:“昌為人強力,敢直言,~蕭、曹等皆卑下之
”⑩<助>增音節(jié),不譯
《孔雀東南飛》:“物物各~異
種種在其中
”【自好】自潔其身
【自譴】自己排譴憂慮
【自修】自我修養(yǎng)
自然而此治
【自許】自己以贊美之詞說自己
【自引】⒈自己辭去官職
⒉自殺
【自用】按自己的主張行事,不理會別人的意見
自的謎語1.一葉障目(打一漢字)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