寘皢
寘皢是由漢字"寘"(讀音:zhì,部首:宀,筆畫(huà)數(shù):13)和漢字"皢"(讀音:xiǎo,部首:白,筆畫(huà)數(shù):17)組成的漢字組合。
根據(jù)這兩個(gè)漢字的含義,寘皢可能表示:
- 寘(寘的基本解釋放置)和皢(皢的基本解釋古同“曉”)的組合意義
寘的信息
寘的部首: 宀
寘的拼音: zhì
寘的筆畫(huà)數(shù): 13
寘的繁體字: 寘
寘的筆順: 丶丶フ一丨丨フ一一一一ノ丶
寘的解釋: 寘的基本解釋放置
寘的介紹〈動(dòng)〉安排,放置寘,置也
——《說(shuō)文新附》寘于叢棘
——《易·坎卦》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
——《詩(shī)·魏風(fēng)·伐檀》遂寘姜氏于城潁
——《左傳·隱公元年》寘彼周行
——《詩(shī)·周南·卷耳》凡害人者,寘之圜土
——《周禮·秋官·大司寇》又如:寘懷(放在心上);寘身(安身;存身)寘的康熙字典解釋寘【寅集上】【宀部】康熙筆畫(huà):13畫(huà),部外筆畫(huà):10畫(huà)《唐韻》《集韻》《韻會(huì)》《正韻》支義切,音觶
《說(shuō)文》置也
《正韻》納之也,猶言安著也
《詩(shī)·小雅》寘子于懷
《註》親之也
《魯語(yǔ)》藏罟不如寘里克於側(cè)之不忘也
又《左傳·隱十一年》凡而器用,財(cái)賄,無(wú)寘於許
又《廣韻》止也,廢也
《詩(shī)·周南》寘彼周行
《註》寘,舍也
《周禮·秋官·大司》寘之圜土
又《左傳·隱元年》遂寘姜氏於城潁
又通作示
《禮·中庸》其如示諸掌乎
《註》示讀如寘
置也
俗作寘,非
寘的說(shuō)文解字解釋寘【卷七】【宀部】置也
從宀眞聲
支義切寘
皢的信息
皢的部首: 白
皢的拼音: xiǎo
皢的筆畫(huà)數(shù): 17
皢的繁體字: 皢
皢的筆順: ノ丨フ一一一丨一一丨一一丨一一ノフ
皢的解釋: 皢的基本解釋古同“曉”
皢的釋意皢xiǎo⒈古同曉”
皢的康熙字典解釋皢【午集中】【白部】康熙筆畫(huà):17畫(huà),部外筆畫(huà):12畫(huà)《唐韻》呼鳥(niǎo)切《集韻》馨鳥(niǎo)切,音曉
《說(shuō)文》日之白也
《博雅》白也
《玉篇》明也
皢的說(shuō)文解字解釋皢【卷七】【白部】日之白也
從白堯聲
呼鳥(niǎo)切說(shuō)文解字注(皢)日之白也
先月後日者、月陰日陽(yáng)
月之白其正色也
從白
堯聲
呼鳥(niǎo)切
二部
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