尗爞
尗爞是由漢字"尗"(讀音:shū,部首:小,筆畫數(shù):6)和漢字"爞"(讀音:chóng,部首:火,筆畫數(shù):22)組成的漢字組合。
根據(jù)這兩個漢字的含義,尗爞可能表示:
- 尗(尗的基本解釋同“菽”)和爞(爞的基本解釋1.〔~~〕熏烤,如“自冬及春暮,不雨旱~~)的組合意義
尗的信息
尗的部首: 小
尗的拼音: shū
尗的筆畫數(shù): 6
尗的繁體字: 尗
尗的筆順: 丨一一丨ノ丶
尗的解釋: 尗的基本解釋同“菽”
尗的釋意尗shū1."菽"的古字
豆
2.同"叔"
尗的康熙字典解釋尗【寅集上】【小部】康熙筆畫:6畫,部外筆畫:3畫《正字通》菽叔同
《前漢·昭帝紀(jì)》以叔粟當(dāng)賦
《註》與菽同
又叔,季父也
古作尗,從上,從小
後人加又爲(wèi)叔
或從寸作
又加艸爲(wèi)菽
尗的說文解字解釋尗【卷七】【尗部】豆也
象尗豆生之形也
凡尗之屬皆從尗
式竹切說文解字注(尗)豆也
尗豆古今語
亦古今字
此以漢時語釋古語也
戰(zhàn)國策
韓地五穀所生
非麥而豆
民之所食
大抵豆飯藿羹
史記豆作菽
尗象豆生之形也
尗象各本作象尗
誤
今正
重言尗者、著其形也
豆之生也
所種之豆必爲(wèi)兩瓣
而戴於莖之頂
故以一象地
下象其根
上象其戴生之形
式竹切
三部
今字作菽
凡尗之屬皆從尗
尗
爞的信息
爞的部首: 火
爞的拼音: chóng
爞的筆畫數(shù): 22
爞的繁體字: 爞
爞的筆順: 丶ノノ丶丨フ一丨一丶丨フ一丨一丶丨フ一丨一丶
爞的解釋: 爞的基本解釋1.〔~~〕熏烤,如“自冬及春暮,不雨旱~~
”2.旱熱之氣:“時又吐旱火之~融
”爞的釋意爞chóng1.熱氣
參見"爞爞"﹑"爞?cè)?#34;
爞的康熙字典解釋爞【巳集中】【火部】康熙筆畫:22畫,部外筆畫:18畫《廣韻》《集韻》《韻會》徒冬切,音彤
《玉篇》熏也熱也
《廣韻》旱熱也
《集韻》或作蟲
又《廣韻》直弓切
《集韻》《韻會》《正韻》持中切,音蟲
義同
《爾雅·釋訓(xùn)》爞爞,炎炎,熏也
《疏》大雅雲(yún)漢云:蘊隆蟲蟲
爞,蟲音義同
《爾雅》或省作燭
通作蟲
又《集韻》徒東切,音同
本作烔
或作燑
詳烔字註
◎按爾雅釋文本音同
爞的說文解字解釋爞【卷十】【火部】旱氣也
從火蟲聲
直弓切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