屼喢
屼喢是由漢字"屼"(讀音:wù,部首:山,筆畫數(shù):6)和漢字"喢"(讀音:shà,部首:口,筆畫數(shù):12)組成的漢字組合。
根據(jù)這兩個(gè)漢字的含義,屼喢可能表示:
- 屼(屼的基本解釋山禿的樣子)和喢(喢的基本解釋1.古同“歃”,盟誓時(shí)用嘴吸?。ㄉ┑慕M合意義
屼的信息
屼的部首: 山
屼的拼音: wù
屼的筆畫數(shù): 6
屼的繁體字: 屼
屼的筆順: 丨フ丨一ノフ
屼的解釋: 屼的基本解釋山禿的樣子
屼的介紹〈形〉嵬嶷峣屼
——左思《吳都賦》屼的釋意屼wù1.禿山
2.山高聳貌
參見"屼屼"﹑"屼嵲"﹑"嵲屼"
3.見"峷屼"
4.見"謱"
屼的康熙字典解釋屼【寅集中】【山部】康熙筆畫:6畫,部外筆畫:3畫《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五忽切
音兀
屼,山貌也
一曰禿山貌
《唐元結(jié)系樂府》山屹屼兮水淪漣
又五屼,山名,在犍爲(wèi)郡
一山有五重,故名
《左思·蜀都賦》躡五屼之嵼
屼
喢的信息
喢的部首: 口
喢的拼音: shà
喢的筆畫數(shù): 12
喢的繁體字: 喢
喢的筆順: 丨フ一ノ一丨ノ丨一フ一一
喢的解釋: 喢的基本解釋1.古同“歃”,盟誓時(shí)用嘴吸取(牲血)
2.多話
喢的釋意喢shà1.同"歃"
指以唇輕抿
2.通"喋"
參見"喢血"
喢的康熙字典解釋喢【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畫:12畫,部外筆畫:9畫《廣韻》山輒切《集韻》色輒切,音萐
《玉篇》多言也
又《廣韻》叱涉切《集韻》尺涉切,音謵
與呫同
詳前呫字註
又失涉切,音攝
又敕涉切,音鍤
義同
又《廣韻》山洽切《集韻》色洽切,音霎
小人言也
又《廣韻》楚洽切《集韻》測洽切,音插
義同
喢的說文解字解釋歃【卷八】【欠部】歠也
從欠臿聲
《春秋傳》曰:“歃而忘
”山洽切說文解字注(歃)歠也
歠者、?也
凡盟者歃血
從欠
臿聲
山沿切
八部
春秋傳曰
歃而忘
隱七年左傳
歃如
服?曰
如、而也
臨歃而忘其盟載之辭
言不精也
許作而者、古如而通用
許所據(jù)與服異
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