巊裋
巊裋是由漢字"巊"(讀音:yǐng,部首:山,筆畫數(shù):20)和漢字"裋"(讀音:shù,部首:衤,筆畫數(shù):12)組成的漢字組合。
根據(jù)這兩個漢字的含義,巊裋可能表示:
- 巊(巊的基本解釋1.〔~冥〕晦暗不明,如“爾其山澤,則嵬嶷嶢屼,~冥郁岪)和裋(裋的基本解釋〔裋褐〕粗陋的短衣)的組合意義
巊的信息
巊的部首: 山
巊的拼音: yǐng
巊的筆畫數(shù): 20
巊的繁體字: 巊
巊的筆順: 丨フ丨丨フ一一一ノ丶丨フ一一一ノ丶フノ一
巊的解釋: 巊的基本解釋1.〔~冥〕晦暗不明,如“爾其山澤,則嵬嶷嶢屼,~冥郁岪
”2.山名
巊的釋意巊yǐng1.見"巊冥"
2.見"巊?"巊的康熙字典解釋巊【寅集中】【山部】康熙筆畫:20畫,部外筆畫:17畫《廣韻》煙涬切《集韻》於郢切,音瀴
《集韻》巊?,山貌
《左思·吳都賦》其山巊溟鬱
《註》山氣暗昧之狀
巊
裋的信息
裋的部首: 衤
裋的拼音: shù
裋的筆畫數(shù): 12
裋的繁體字: 裋
裋的筆順: 丶フ丨ノ丶一丨フ一丶ノ一
裋的解釋: 裋的基本解釋〔裋褐〕粗陋的短衣
裋的介紹〈名〉古時童仆所穿的粗布衣服裋,豎使布長襦
——《說文》襜裋,其短者謂之裋褕《方言四》夫寒者利裋褐
——《史記·秦始皇本紀》朕衣則裋褐
——《列子·力命》也泛指粗布衣服夫寒者利裋褐,而饑者甘糟糠
——漢·賈誼《過秦論》又如:裋褐(粗陋布衣
古代多為貧賤者所服);裋褐(古代仆役所穿的短衣)裋的康熙字典解釋裋【申集下】【衣部】康熙筆畫:13畫,部外筆畫:7畫《集韻》上主切,音豎
《廣韻》敝衣襦也
《玉篇》豎所衣布長襦也
《揚子·方言》襜褕,自關而西其短者謂之裋褕
《史記·秦本紀》寒者利裋褐
《前漢·貢禹傳》妻子糠豆不贍,裋褐不完
又《集韻》殊遇切,音樹
覩緩切,音短
義同
或作
裋的說文解字解釋裋【卷八】【衣部】豎使布長襦
從衣豆聲
常句切說文解字注(裋)豎使布長襦
豎與裋?韻
豎使謂僮豎也
淮南高注曰
豎、小使也
顏注貢禹傳曰
裋褐謂僮豎所著布長襦也
方言曰
襜褕、其短者謂之裋褕
韋昭注王命論云
裋謂短襦也
本方言
從衣
豆聲
常句切
古音在四部
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