惺碓
惺碓是由漢字"惺"(讀音:xīng,部首:忄,筆畫數(shù):12)和漢字"碓"(讀音:duì,部首:石,筆畫數(shù):13)組成的漢字組合。
根據(jù)這兩個漢字的含義,惺碓可能表示:
- 惺(惺的基本解釋1.聰明)和碓(碓的基本解釋舂米用具,用柱子架起一根木杠,杠的一端裝一塊圓形的石頭,用腳連續(xù)踏另一端,石頭就連續(xù)起落,去掉下面石臼中的糙米的皮)的組合意義
惺的信息
惺的部首: 忄
惺的拼音: xīng
惺的筆畫數(shù): 12
惺的繁體字: 惺
惺的筆順: 丶丶丨丨フ一一ノ一一丨一
惺的解釋: 惺的基本解釋1.聰明
2.醒悟;清醒
惺的介紹〈形〉聰明骨讒猶可懺,舌惺豈不悔
——明·袁宏道《靳尚祠》又如:惺惺惜惺惺(聰明人愛惜聰明人
意謂性格、才能或境遇相同的相互愛惜、同情)〈動〉領(lǐng)會俺如今已惺,也學(xué)的寡情
——明·馮惟敏《朝天子》又如:惺悟(領(lǐng)會)清醒一聲寒雁叫,喚起未惺人
——《五燈會元》惺的釋意惺聰明骨讒猶可懺,舌惺豈不悔
--明·袁宏道《靳尚祠》又如惺惺惜惺惺(聰明人愛惜聰明人
意謂性格、才能或境遇相同的相互愛惜、同情)惺領(lǐng)會俺如今已惺,也學(xué)的寡情
--明·馮惟敏《朝天子》又如惺悟(領(lǐng)會)清醒一聲寒雁叫,喚起未惺人
--《五燈會元》惺xīng⒈聰明,醒悟
⒉①假充聰明
②假裝善良
[惺惺作態(tài)](惺惺假意,假惺惺)形容裝模作樣,故作姿態(tài)
惺的康熙字典解釋惺【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畫:13畫,部外筆畫:9畫《廣韻》《集韻》《韻會》桑經(jīng)切《正韻》先靑切,音星
《字林》悟也
《廣韻》惺憁,了慧也
又《增韻》靜也
又《廣韻》《集韻》《正韻》息井切,音省
與同
又《集韻》《韻會》銑挺切,音醒
亦悟也
又靜中不昧曰惺
星夜明,故從星
惺的古漢語解釋惺xīng①<動>領(lǐng)會
《抱樸子·極言》:“安期答之允當(dāng),始皇~悟,信世間之必有仙道
”②<形>清醒;聰慧
見“惺惺”
【惺忪】蘇醒
【惺惺】機(jī)警;清醒
惺
碓的信息
碓的部首: 石
碓的拼音: duì
碓的筆畫數(shù): 13
碓的繁體字: 碓
碓的筆順: 一ノ丨フ一ノ丨丶一一一丨一
碓的解釋: 碓的基本解釋舂米用具,用柱子架起一根木杠,杠的一端裝一塊圓形的石頭,用腳連續(xù)踏另一端,石頭就連續(xù)起落,去掉下面石臼中的糙米的皮
簡單的碓只是一個石臼,用杵搗米
碓的介紹〈名〉用于去掉稻殼的腳踏驅(qū)動的傾斜的錘子,落下時(shí)砸在石臼中,去掉稻谷的皮因延力借身重以踐碓,而利十倍
——《新論》〈動〉舂,搗
如:碓米(舂米)碓的釋意碓用于去掉稻殼的腳踏驅(qū)動的傾斜的錘子,落下時(shí)砸在石臼中,去掉稻谷的皮因延力借身重以踐碓,而利十倍
--《新論》碓舂,搗碓房碓duì舂米的設(shè)備
用柱子架起一根木杠,杠的前端裝一塊圓形石頭,用腳連續(xù)踏動木杠后端,前端石頭一起一落,舂砸下面石臼中的米糧(使谷成米或使米成粉)
簡單的碓只是一個石臼,外加一根杵或木槌
碓duī1.小山
用于地名
碓的康熙字典解釋碓【午集下】【石部】康熙筆畫:13畫,部外筆畫:8畫《廣韻》《集韻》《韻會》《正韻》都內(nèi)切,音對
舂具
《說文長箋》鳥食如舂碓然,故從隹
《馬融·長笛賦》碓投瀺穴
《註》碓之所投,瀺注隙穴也
《桓譚·新論》宓犧制杵臼之利,後世加巧,借身踐碓而利十倍
又《通俗文》水碓曰轓車
《註》今俗依水涯壅上流,設(shè)水車,轉(zhuǎn)輪與碓身交激,使自舂,卽其遺制
又杜預(yù)作連機(jī)碓
孔融曰:水碓之巧,勝於聖人之?dāng)嗄揪虻?br>又《集韻》都回切,音堆
岸也
與堆塠通
《前漢·地理志》離
《河渠書》作離碓
碓的說文解字解釋碓【卷九】【石部】舂也
從石隹聲
都隊(duì)切說文解字注(碓)所?舂也
所?二字各本無
今補(bǔ)
舂者、擣粟也
杵曰所以舂
本斷木掘地爲(wèi)之
師其意者又皆以石爲(wèi)之
不用手而用足、謂之碓
桓譚新論
宓犠制杵臼之利
後世加巧
借身踐碓
按其又巧者、則水碓水磑
失聖人勞其民而生其善心之意矣
從石
隹聲
都隊(duì)切
十五部
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