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的信息
慈的部首: 心
慈的拼音: cí
慈的筆畫數(shù): 13
慈的繁體字: 慈
慈的筆順: 丶ノ一フフ丶フフ丶丶フ丶丶
慈的解釋: 慈的基本解釋1.和善:~母
心~手軟
2.(上對下)疼愛:敬老~幼
3.指母親:家~
4.姓
慈的介紹〈動〉(形聲
從心,茲聲
本義:慈愛)同本義慈,愛也
——《說文》堯不慈舜不孝
——《莊子·盜跖》夫慈者不忍,而惠者好與也
——《韓非子·內儲說上》一曰慈幼
——《周禮·大司徒》
注:“愛幼少也
”慈和遍服曰順
——《左傳·昭公二十八年》
服注:“上愛下曰慈
”其次為慈母
——《禮記·內則》
注:“慈母知其嗜欲者也
”慈者,父母之高行也
——《管子·形勢解》親愛利子謂之慈,惻隱憐人謂之慈
——《賈子道術》父母威嚴而有慈,則子女畏慎而生孝矣
——《顏氏家訓》又如:慈幼(慈愛幼兒);慈親(慈愛雙親);慈淚(父母哀痛子女所流的眼淚)對父母孝敬奉養(yǎng)[givepresentstoone’sparents]慈以旨甘
——《禮記·內則》
注:“愛敬進之也
”雖孝子慈孫
——《孟子》不慈孝于父母
——《國語·齊語》事親則慈孝
——《莊子·漁父》又如:慈良(孝順);慈孝(孝敬);慈命(對尊上命令的敬稱)佛教用語
佛、菩薩愛護眾生,給予歡樂稱為慈
如:慈光(菩薩大慈大悲的光輝);慈悲;慈航(佛、菩薩以慈悲之心度人,如航船之濟眾,使脫離生死苦海)〈形〉和氣,善良
如:慈父(慈祥的父親);慈容(慈祥和藹的容顏);慈顏(慈祥和藹的容顏);慈明(猶慈光);慈景(猶慈顏)〈名〉慈母的省稱
如:慈旨(慈母的教誨);慈教(慈母的教誨)慈的釋意慈(形聲
從心,茲聲
本義慈愛)同本義慈,愛也
--《說文》堯不慈舜不孝
--《莊子·盜跖》夫慈者不忍,而惠者好與也
--《韓非子·內儲說上》一曰慈幼
--《周禮·大司徒》
注愛幼少也
”慈和遍服曰順
--《左傳·昭公二十八年》
服注上愛下曰慈
”其次為慈母
--《禮記·內則》
注慈母知其嗜欲者也
”慈者,父母之高行也
--《管子·形勢解》親愛利子謂之慈,惻隱憐人謂之慈
--《賈子道術》父母威嚴而有慈,則子女畏慎而生孝矣
╠慈cí①和善~父
②(上對下)慈愛敬老~幼
③舊稱母親家~
④姓
【慈安太后】(1837-1881)清咸豐帝后
鈕祜祿氏
滿族
1861年咸豐帝死后,同治帝即位,尊為皇太后
與慈禧太后共同垂簾聽政
【慈悲】原為佛教用語
給人們帶來安樂叫慈,幫人們消除痛苦叫悲◇泛指對人的同情和憐憫~為懷
【慈姑】澤瀉科多年生草本
葉子象箭頭,花單性、白色
匍匐莖先端膨大成球莖
可作蔬菜水果,也可制淀粉
原產我國
【慈禧太后】(1835-1908)清咸豐帝妃,清末同治、光緒兩朝實際的統(tǒng)治者
葉赫那拉氏
滿族
1861年咸豐帝死
同治帝即位,尊為太后
與慈安太后共同垂簾聽政,實大權獨攬
殘酷鎮(zhèn)壓了太平天國和捻軍等起義;簽訂了一系列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反對維新變法,頑固守舊
1908年病死
又稱西太后
【慈祥】和善安祥(多用于老年人)
慈的康熙字典解釋慈【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畫:14畫,部外筆畫:10畫《唐韻》疾之切《集韻》《韻會》牆之切《正韻》才資切,音磁
《說文》愛也
從心茲聲
《精薀》父母之愛子也
《左傳·昭二十六年》父慈子孝,姑慈婦聽
又《儀禮·喪服》慈母如母,謂養(yǎng)母也
又《禮·內則》慈以甘旨
《註》慈,謂愛敬進之也
又慈和,服物也
《左傳·文十八年》宣慈惠和
《註》慈者,愛出於心,恩被於物也
又《增韻》柔也,善也,仁也
又石名
《精薀》山產鐵於其陽者,慈石產其隂
《郭璞·慈石贊》慈石吸鐵,母子相戀也
俗作磁,非
又竹名
《竹譜》竹之叢生,子母相依,曰慈竹
又果名
《羣芳譜》慈姑,一根,歲生十二子,歲閏則十三子,如慈母之乳諸子也
又州名
唐置慈州
又姓
漢有慈仁,明有慈止
從心從茲
《魏校曰》茲也者,養(yǎng)其子而使之長,心乎愛之
俗或譌作?
慈的說文解字解釋慈【卷十】【心部】愛也
從心茲聲
疾之切慈的古漢語解釋慈cí①<形>慈愛(父母之愛),仁慈
《陳情表》:“生孩六月,~父見背
”《五蠹》:“故罰薄不為~,誅嚴為不戾
”②<動>對父母的孝敬奉養(yǎng)
《莊子·漁父》:“事親則~孝
”【慈憫】慈悲
【慈訓】母親的教誨
謝眺《齊敬皇后哀策文》:“閔予不祐,~早違
”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