戍的信息
戍的部首: 戈
戍的拼音: shù
戍的筆畫數(shù): 6
戍的繁體字: 戍
戍的筆順: 一ノ丶フノ丶
戍的解釋: 戍的基本解釋1.(軍隊)防守:衛(wèi)~
~邊
2.姓
戍的介紹〈動〉(會意
從人持戈
甲骨文字形,象人負戈守衛(wèi)邊疆
本義:防守邊疆)同本義戍,守邊也
——《說文》
按,伐者左人右戈,人持戈也
戍者,下人上戈,人何戈也
武王立重泉之戍
——《管子·地數(shù)》彼其之子,不與我戍申
——《詩·王風·揚之水》二世元年七月,發(fā)閭左適戍漁陽
——《史記·陳涉世家》又如:戍人(古代守邊軍士的通稱);戍守(守衛(wèi));戍客(離開家鄉(xiāng)戍守邊境的人);戍邏(守邊巡邏);戍役(戍邊的軍士);戍將(戍守邊境的將領(lǐng))駐守三男鄴城戍
——杜甫《石壕吏》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宋·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又如:戍鼓(駐邊軍士所擊的鼓聲);戍主(古代駐守一地的長官);戍堡(邊防駐軍的營壘、城堡);戍御(防守御敵)〈名〉守邊的士兵乃歸諸侯之戍
——《左傳·定公元年》又如:戍傜(兵役及勞役);戍屋(戍卒屋舍);戍婦(戍卒的妻子);戍歌(戍卒唱的歌)守邊之事
如:戍漕軍需用品之運輸
特指水運
又指邊防區(qū)域的營壘、城堡其謝尚、王愆期等,悉令還據(jù)本戍
——《晉書·庾亮傳》
又如:戍堡戍的釋意戍(會意
從人持戈
甲骨文字形,象人負戈守衛(wèi)邊疆
本義防守邊疆)同本義戍,守邊也
--《說文》
按,伐者左人右戈,人持戈也
戍者,下人上戈,人何戈也
武王立重泉之戍
--《管子·地數(shù)》彼其之子,不與我戍申
--《詩·王風·揚之水》二世元年七月,發(fā)閭左適戍漁陽
--《史記·陳涉世家》又如戍人(古代守邊軍士的通稱);戍守(守衛(wèi));戍客(離開家鄉(xiāng)戍守邊境的人);戍邏(守邊巡邏);戍役(戍邊的軍士);戍將(戍守邊境的將領(lǐng))駐守三男鄴城戍
--杜甫《石壕吏》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戍shù防衛(wèi),警衛(wèi)~邊
衛(wèi)~部隊
戍的康熙字典解釋戍【卯集中】【戈部】康熙筆畫:6畫,部外筆畫:2畫《廣韻》傷遇切《集韻》《韻會》春遇切,輸去聲
《說文》守邊也
《爾雅·釋言》遏也
《註》戍守,所以止寇賊
《廣韻》舍也
《詩·小雅》我戍未定
又《正韻》殊遇切,音樹
義同
戍的說文解字解釋戍【卷十二】【戈部】守邊也
從人持戈
傷遇切說文解字注(戍)守邊也
春秋曰
公子買戍衞
從人
持戈
會意
傷遇切
按古音讀如獸
在三部四部
衞公叔戍
世本作朱
古音朱讀如州
戍的古漢語解釋戍shù①<動>防守邊疆
《陳涉世家》:“而~死者固十六七
”②<動>泛指防守
《石壕吏》:“三鄴城~
”③<名>駐防的士兵
《左傳·定公元年》:“乃歸諸侯之~
”④<名>駐防的營壘、城堡
柳元《段太尉逸事狀》:“過真定,北上馬嶺,歷亭障堡~
”戍
窾的信息
窾的部首: 穴
窾的拼音: kuǎn,cuàn
窾的筆畫數(shù): 17
窾的繁體字: 窾
窾的筆順: 丶丶フノ丶一丨一一一丨ノ丶ノフノ丶
窾的解釋: 窾的基本解釋[kuǎn]1.空隙
2.中空:“見~木浮而知為舟
”3.空洞,不實:“~言不聽,奸乃不生
”4.挖空:“斬材~堅
”5.法則;規(guī)矩
6.枯
7.古水名
8.象聲詞,形容水擊石聲
9.古通“款”
[cuàn]藏匿
窾的介紹1.窾[kuǎn]窾[kuǎn]〈名〉(形聲
從穴,款聲
本義:空隙;洞穴)同本義批大郤,導(dǎo)大窾
——《莊子·養(yǎng)生主》又如:窾木(有孔洞的樹木);窾缺(空缺,指缺口);窾卻(空隙);窾會(空隙
指機會)法,條款
引申為款式
如:窾理(法則與情理);窾窾(款式;法則);窾竅(法則訣竅)象聲詞窾坎鏜鞳者,魏莊子之歌鐘也
——宋·蘇軾《石鐘山記》又如:窾坎(象聲詞);窾坎鏜鞳(窾坎,擊物聲
鏜鞳,鐘鼓聲)〈動〉挖空;掏空;使空窾木為匱
——《漢書·楊王孫傳》又如:窾木(當中挖空的木頭)〈形〉空見窾木浮而知為舟
——《淮南子·說山》又如:窾言(空言,不實之言);窾枯(中空而枯槁)空乏;貧困
如:窾貧(空乏貧困)窾的康熙字典解釋窾【午集下】【穴部】康熙筆畫:17畫,部外筆畫:12畫《廣韻》《韻會》《正韻》苦管切《集韻》苦緩切,音款
空也
《史記·太史公自序》實不中其聲者謂之窾
《註》窾,空也
《莊子·達生篇》窾啓寡聞之民
又《字彙補》枯也
《揚子·太經(jīng)》窾枯木,衝振其枝
又《集韻》枯公切,音空
《莊子·養(yǎng)生主》批大卻,導(dǎo)大窾
向秀讀
又《集韻》苦禾切,音科
《淮南子·說山訓(xùn)》見窾木浮,而知爲舟
見飛蓬轉(zhuǎn),而知爲車
《註》窾,空也
又水名
《莊子·外物篇》踆于窾水
《註》窾,音科
又《類篇》取亂切
匿也
窾的說文解字解釋竄【卷七】【穴部】墜也
從鼠在穴中
七亂切說文解字注(竄)匿也
周易逋竄、左氏無所伏竄是也
堯典?三苗于三危
與言流、言放、言極一例
謂放之令自匿
故孟子作殺三苗
卽左傳蔡叔之
爲正字
竄殺爲同音叚借
從鼠在穴中
漢書曰
奉頭鼠竄
七亂切
古音在十五部
窾的古漢語解釋窾kuǎn<名>空隙;空當處
《庖丁解?!罚骸芭筻S,導(dǎo)大~
”③<>
《》:“~
”④<>
《》:“~
”⑤<>
《》:“~
”⑥<>
《》:“~
”⑦<>
《》:“~
”⑧<>
《》:“~
”⑨<>
《》:“~
”⑩<>
《》:“~
”【窾坎】形容物體撞擊的聲音
《石鐘山記》:“~鏜鞳者,魏莊子之歌鐘也
”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