扼的信息
扼的部首: 扌
扼的拼音: è
扼的筆畫數(shù): 7
扼的繁體字: 扼
扼的筆順: 一丨一一ノフフ
扼的解釋: 扼的基本解釋1.用力掐住;抓?。骸?br>~腕
2.把守;控制:~守
~制
扼的介紹〈動〉(形聲
從手,厄聲
本義:抓住;掐住)同本義搤,捉也
——《說文》力扼虎,射命中
——《漢書·李陵傳》搤其喉而不得進
——《后漢書·荀彧傳》不搤其亢
——《漢書·婁敬傳》搤熊羆
——《漢書·揚雄傳》搤,持也
——《廣雅·釋詁三》又如:扼虎(用雙手掐住猛虎);扼吭拊背(本指控制咽喉
引申為扼制要沖之意);扼襟(握持衣服的襟領(lǐng)
引申為控制要害,掌握要領(lǐng));扼臂(手臂)扼守;據(jù)守
如:扼險(控制要害);扼據(jù)(控制);阻礙,堵住因而搤之可也
——《莊子》
又如:扼昧(暗中加害);扼塞(阻塞);扼隘(堵住要隘);扼吭(氣逆于喉)扼的釋意扼(形聲
從手,厄聲
本義抓住;掐住)同本義搤,捉也
--《說文》力扼虎,射命中
--《漢書·李陵傳》搤其喉而不得進
--《后漢書·荀彧傳》不搤其亢
--《漢書·婁敬傳》搤熊羆
--《漢書·揚雄傳》搤,持也
--《廣雅·釋詁三》又如扼虎(用雙手掐住猛虎);扼吭拊背(本指控制咽喉
引申為扼制要沖之意);扼襟(握持衣服的襟領(lǐng)
引申為控制要害,掌握要領(lǐng));扼臂(手臂)扼守;據(jù)守阻礙,堵住因而搤之可也
--《莊子》
又如扼昧(暗扼è①用力掐捏~殺
②把守~守
【扼守】把守(險要的地方)~關(guān)隘
【扼腕】用一只手握住自己另一只手的手腕
表示激動、振奮或惋惜
【扼要】寫文章或談話能抓住要點
扼的康熙字典解釋扼【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畫:8畫,部外筆畫:4畫《集韻》《韻會》《正韻》乙革切
同?
《前漢·李陵傳》力扼虎,射命中
又《正韻》與軛通
《莊子·馬蹄篇》加之以衡扼
本作搹
詳?字註
扼的古漢語解釋扼è①<動>用力掐住
《漢書·李廣傳》:“力~虎,射命中
”②<動>把守;據(jù)守
《宋史·馮拯傳》:“備邊之要,不~險以制敵之沖,未易勝也
”【扼襟】控制要害
周邦彥《汴都賦》:“~控咽,屏藩表里
”【扼腕】用手握腕,表示情緒激動、振奮或惋惜
《五人墓碑記》:“~墓道,發(fā)其志士之悲哉
”扼
湟的信息
湟的部首: 氵
湟的拼音: huáng
湟的筆畫數(shù): 12
湟的繁體字: 湟
湟的筆順: 丶丶一ノ丨フ一一一一丨一
湟的解釋: 湟的基本解釋湟水,水名,發(fā)源于青海,流入甘肅
湟的介紹〈名〉水名
在青海省東部,源出海晏縣包呼圖山,東南流經(jīng)湟源縣、西寧市,至甘肅省蘭州市西達家川入黃河湟,湟水也
出金城臨羌塞外,東入河
——《說文》城池湟池紆曲
——枚乘《七發(fā)》
注:“城池也
”又如:湟潦(低洼積水處)湟的釋意湟水名湟,湟水也
出金城臨羌塞外,東入河
--《說文》城池湟池紆曲
--枚乘《七發(fā)》
注城池也
”又如湟潦(低洼積水處)湟huáng⒈低洼的地方
⒉湟水,在青海省
湟的康熙字典解釋湟【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畫:13畫,部外筆畫:9畫《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胡光切,音黃
水名
《說文》水出金城臨羌塞外,東入河
又州名
《韻會》漢西平郡,唐置鄯州,宋改湟州,又改樂州
又《水經(jīng)注》桂陽含洭縣洭水
《山海經(jīng)》謂之湟水
又潏湟,水波漂疾之貌
《郭璞·江賦》潏湟淴泱
又神名
《司馬相如·大人賦》前陸離而後潏湟
又汨湟,音相切磨貌
《馬融·長笛賦》絞槩汨湟,五音代轉(zhuǎn)
又《揚子·方言》湟?也
又《集韻》許放切,音貺
與況同
寒水也
湟的說文解字解釋湟【卷十一】【水部】水
出金城臨羌塞外,東入河
從水皇聲
乎光切說文解字注(湟)湟水
出金城臨羌塞外
東入河
金城郡臨羌、二志同
舊西寧衞西二百八十里有故臨羌城
前志臨羌下曰
西北至塞外有西王母石室、僊海、鹽池
北則湟水所出
東至允吾入河
允吾下曰
逆水、出參街谷
東至枝陽入湟
浩亹下曰
浩亹水、出西塞外
東至允吾入湟
按水經(jīng)河水、又東過金城允吾縣北
注言湟水、浩亹水、逆水源流皆甚詳
水道提綱曰
靑海在今西寧府邊西五百餘里
古名西海
卽鮮水也
今爲厄魯特等二十三旗地
靑海東卽湟水
古所謂湟中地
北卽大通河
古所謂浩亹水
東南會湟水入黃河也
湟水卽洛都水
源出今西寧府西北邊外
至今蘭州西境入黃河
按允吾音鉛牙
今甘肅蘭州府府西北三百里有故鉛吾城是也
浩亹音閤門
僊海卽西海
古音西讀如仙
從水
皇聲
乎光切
十部
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