拕垔
拕垔是由漢字"拕"(讀音:tuō,部首:扌,筆畫數(shù):8)和漢字"垔"(讀音:yīn,部首:土,筆畫數(shù):9)組成的漢字組合。
根據(jù)這兩個漢字的含義,拕垔可能表示:
- 拕(拕的基本解釋同“拖”)和垔(垔的基本解釋古同“陻”,堵塞)的組合意義
拕的信息
拕的部首: 扌
拕的拼音: tuō
拕的筆畫數(shù): 8
拕的繁體字: 拕
拕的筆順: 一丨一丶丶フノフ
拕的解釋: 拕的基本解釋同“拖”
拕的康熙字典解釋拕【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畫:9畫,部外筆畫:5畫《唐韻》託何切《集韻》《韻會》《正韻》湯何切,音佗
《說文》曳也
《前漢·嚴助傳》拕舟而入水
《揚雄·校獵賦》拕蒼豨
又《集韻》他佐切,佗去聲
義同
又《唐韻》徒可切《集韻》《韻會》《正韻》待可切,駝上聲
引也
又《韻會》《正韻》吐臥切,音唾
義同
又《集韻》唐何切,音駝
亦引也
又水拕,猶堰也
《唐書·楊行密傳》作魯陽五堰拕,輕舸饋糧
《集韻》或作拖
又作扡
拕的說文解字解釋拕【卷十二】【手部】曳也
從手它聲
託何切說文解字注(拕)曳也
申部曰
束縛捽抴爲臾
又曰
曳者、臾曳也
然則曳之義略同抴
一說曳本作抴
後人避諱改之
南越傳
拕舟而入水
論語
加朝服扡紳
易
終朝三褫之
鄭本作拕
叚拕爲褫也
高誘注淮南遇盜拕其衣云
拕、奪也
從手
它聲
託何切
十七部
廣韻又徒可切
拕
垔的信息
垔的部首: 土
垔的拼音: yīn
垔的筆畫數(shù): 9
垔的繁體字: 垔
垔的筆順: 一丨フ丨丨一一丨一
垔的解釋: 垔的基本解釋古同“陻”,堵塞
垔的釋意垔yīn1."堙"﹑"陻"的古字
堵塞
2.充實
垔的康熙字典解釋堙【丑集中】【土部】康熙筆畫:12畫,部外筆畫:9畫《類篇》同垔,塞也
《左傳·襄六年》晏弱城東陽而遂圍萊
甲寅,堙之環(huán)城,傅于堞
又土山也
《公羊傳·宣十五年》(於是使司馬)子反乗堙而窺宋城
又距堙,登城之具也
《孫武子攻城篇》攻城之法,修轒轀,具器械,三月而後成距堙
《註》謂踴土稍高,而前以傅其城也
又葉烏前切,音湮
《陸機·弔蔡邕文》彼洪川之方割,豈一墤之所堙
故尼父之惠訓(xùn),智必愚而後賢
又與陻通
互詳陻字註
垔的說文解字解釋垔【卷十三】【土部】塞也
《尚書》曰:“鯀垔洪水
”從土西聲
,古文垔
於眞切〖注〗,古文垔
說文解字注(垔)也
按此字古書多作堙、作陻
眞字乃廢矣
左傳井堙木刊服注、周語墮高堙庳韋注皆同此
從土
?聲
於眞切
古音在十三部
商書曰
大徐尙書曰、小徐書曰皆誤
鯀垔洪水
周書鴻範文
左傳與許例云商書
(陻)垔或從
()古文垔如此
上從古文西
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