揔眕
揔眕是由漢字"揔"(讀音:zǒng,sōng,部首:扌,筆畫數(shù):12)和漢字"眕"(讀音:zhěn,部首:目,筆畫數(shù):10)組成的漢字組合。
根據(jù)這兩個漢字的含義,揔眕可能表示:
- 揔(揔的基本解釋[zǒng]1.古同“總”)和眕(眕的基本解釋自重;克制)的組合意義
揔的信息
揔的部首: 扌
揔的拼音: zǒng,sōng
揔的筆畫數(shù): 12
揔的繁體字: 揔
揔的筆順: 一丨一ノフノノ丶丶フ丶丶
揔的解釋: 揔的基本解釋[zǒng]1.古同“總”
2.持;攬
[sōng]手進物
揔的康熙字典解釋揔【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畫:13畫,部外筆畫:9畫《集韻》《韻會》祖動切
同摠
俗作捴摠,非
又《集韻》蘇叢切,音
手進物也
又作弄切,音粽
與傯同
倥傯也
摠字原從囙作
揔的說文解字解釋總【卷十三】【糸部】聚束也
從糸悤聲
作孔切〖注〗臣鉉等曰:今俗作摠,非是
〖注〗,古文
說文解字注(總)聚束也
謂聚而縛之也
悤有散意
糸以束之
禮經(jīng)之總、束髮也
禹貢之總、禾束也
引申之爲(wèi)凡兼綜之偁
從糸
悤聲
作孔切
九部
俗作揔
又譌作揔
揔
眕的信息
眕的部首: 目
眕的拼音: zhěn
眕的筆畫數(shù): 10
眕的繁體字: 眕
眕的筆順: 丨フ一一一ノ丶ノノノ
眕的解釋: 眕的基本解釋自重;克制
眕的釋意眕zhěn1.穏重;克制
2.視
眕的康熙字典解釋眕【午集中】【目部】康熙筆畫:10畫,部外筆畫:5畫《唐韻》之忍切《集韻》《韻會》《正韻》止忍切,音軫
《說文》目有所限而止也
又《爾雅·釋言》重也
《左傳·隱三年》石碏曰:憾而能眕者,鮮矣
《註》安重貌
戴侗曰:有忍意
又人名
晉右衞將軍眕
《晉書音義》又音眞
《篇?!坊蜃?br>眕的說文解字解釋眕【卷四】【目部】目有所恨而止也
從目?聲
之忍切說文解字注(眕)目有所恨而止也
左傳曰
夫?qū)櫠或?br>驕而能降
降而不憾
憾而能眕者鮮矣
許語葢古左傳說
釋言
眕、重也
重亦止意
從目
?聲
之忍切
十三部
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