徧的信息
徧的部首: 彳
徧的拼音: biàn
徧的筆畫數(shù): 12
徧的繁體字: 徧
徧的筆順: ノノ丨丶フ一ノ丨フ一丨丨
徧的解釋: 徧的基本解釋同“遍”
徧的釋意徧(形聲
本義走遍)同本義徧,徧也
--《說文》徧于群神
--《虞書》凡永嘉山水,游歷殆遍
--宋·沈括《夢溪筆談》遍衙門告不成
--《陳州糶米》遍泛指普遍室人交徧摧我
--《詩·邶風(fēng)·北門》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贊賓客
--《史記·魏公子列傳》又如滿山遍野;遍窺(周覽,盡見);遍體(渾身,全身)遍從頭到尾經(jīng)歷一次遍布通訊網(wǎng)遍布全國遍地徧biàn1.普遍;全部
2.謂遍及
3.量詞
表示動作從頭到尾完成的次數(shù)
4.量詞
唐宋時稱樂曲的結(jié)構(gòu)單位
今存詞調(diào)猶可見其遺跡,如《哨徧》﹑《泛清波摘徧》
徧piān1.偏私
2.輔助;輔佐
參見"徧手錢"﹑"徧師"
徧的康熙字典解釋徧【寅集下】【彳部】康熙筆畫:12畫,部外筆畫:9畫《廣韻》比薦切《集韻》《韻會》《正韻》見切,編去聲
《說文》帀也
《廣韻》周也
《書·舜典》徧于羣神
《詩·小雅》羣黎百姓,徧爲(wèi)爾德
《左傳·莊二十年》樂及徧舞
《疏》言樂之所有,舞悉周徧也
又《廣韻》俗作遍
《魏志·賈逵傳註》逵最好春秋左傳,自課誦之,月常一遍
又《集韻》或作辯
《禮·曲禮》然後辯殽
《註》辯音徧,義同
又《集韻》或作辨
《史記·五帝紀(jì)》辨于羣神
《書·舜典》作徧
又與蹁通
《集韻》蹁或作徧
又與偏通
《集韻》偏通作徧
徧的說文解字解釋徧【卷二】【彳部】帀也
從彳扁聲
比薦切說文解字注(徧)帀也
帀部曰
帀、也
勹部曰
、帀徧也
從彳
扁聲
比薦切
十二部
禮、禮記多假辯字爲(wèi)之
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