曏櫞
曏櫞是由漢字"曏"(讀音:xiàng,部首:日,筆畫數(shù):15)和漢字"櫞"(讀音:yuán,部首:木,筆畫數(shù):19)組成的漢字組合。
根據(jù)這兩個(gè)漢字的含義,曏櫞可能表示:
- 曏(曏的基本解釋同“向”)和櫞(櫞的基本解釋見“櫞”)的組合意義
曏的信息
曏的部首: 日
曏的拼音: xiàng
曏的筆畫數(shù): 15
曏的繁體字: 曏
曏的筆順: 丨フ一一フフノ丶フ一一フ丶フ丨
曏的解釋: 曏的基本解釋同“向”
曏的釋意曏xiàng從前,往昔,從來(lái)~日
~來(lái)
~無(wú)先例
曏的康熙字典解釋曏【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畫:17畫,部外筆畫:13畫《唐韻》《集韻》《韻會(huì)》《正韻》許兩切,音響
《說(shuō)文》不久也
《春秋傳》曰:曏役之三月
《玉篇》少時(shí)也
又《廣韻》書兩切《集韻》始兩切,音賞
又《廣韻》《集韻》《韻會(huì)》《正韻》許亮切,音向
義同
又《儀禮·鄕射禮註》立曏所酬
○按與向同
又《莊子·秋水篇》證曏今古
《郭註》曏,明也
《釋文》崔云:曏,往也
曏的說(shuō)文解字解釋曏【卷七】【日部】不久也
從日鄉(xiāng)聲
《春秋傳》曰:“曏役之三月
”許兩切說(shuō)文解字注(曏)不久也
士相見禮曰
曏者吾子辱使某見
請(qǐng)還贄於將命者
注云
曏、曩也
按禮注曏字或作鄉(xiāng)
今人語(yǔ)曰向年、向時(shí)
向者卽曏字也
又曰一晌、曰半晌
皆是曏字之俗
從日
鄉(xiāng)聲
許?切
十部
春秋傳曰
曏役之三月
僖卄八年左氏傳文
曏猶前也
城濮之役在四月
前乎此役之三月
正與不久之義合
杜作鄉(xiāng)
云鄉(xiāng)猶屬也
殊誤
曏的古漢語(yǔ)解釋曏xiàng①<形>明
《莊子·秋水》:“知量無(wú)窮,證~今故
”②通“向”
向;通向
王褒《九懷·思忠》:“~吾路兮蔥嶺
”③通“向”
先前;往日
《儀禮·士相見禮》:“~者吾子辱使某見
”曏
櫞的信息
櫞的部首: 木
櫞的拼音: yuán
櫞的筆畫數(shù): 19
櫞的繁體字: 櫞
櫞的筆順: 一丨ノ丶フフ丶丶丶丶フフ一ノフノノノ丶
櫞的解釋: 櫞的基本解釋見“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