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的信息
李的部首: 木
李的拼音: lǐ
李的筆畫數(shù): 7
李的繁體字: 李
李的筆順: 一丨ノ丶フ丨一
李的解釋: 李的基本解釋1.李子樹,落葉灌木或小喬木,葉子倒卵形,花白色,果實(shí)球形,黃色或紫紅色,是常見水果
2.這種植物的果實(shí)
3.(Lǐ)姓
李的介紹〈名〉(形聲
從木,子聲
本義:李樹)同本義
落葉喬木,春天開白色花,果實(shí)叫李子,熟時(shí)黃色或紫紅色,可吃李,李果也
——《說文》北山有李
——《詩·小雅·南山有臺(tái)》又如:李下瓜田(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
又指李樹的果實(shí)、李花、李園華如桃李
——《詩·召南·何彼禯矣》(李:李花)報(bào)之以李
——《詩·大雅·抑》(李:李子)丘中有李
——《詩·王風(fēng)·丘中有麻》(李:李園)獄官
通“理”皋陶為李
——《管子·法法》星名
即角宿二,為室女座δ星[star'sname]
如:李長(zhǎng)庚(西方太白金星的名號(hào))姓
如:李杜(李白和杜甫);李唐(李氏唐朝);李氏子蟠(姓李的人家的孩子
氏,姓);李文靖公(李沆,字太初,宋太宗、真宗時(shí)的宰相,謚文靖);李渤(唐朝洛陽人,曾寫過一篇《辨石鐘山記》);李牧連卻之,李牧接連打敗它
李牧,趙國(guó)良將,曾幾次打敗秦軍
公元前229年,秦將王翦攻趙,李牧率兵抵抗
趙王中了秦的反間計(jì),殺李牧
第二年,王翦破趙軍,虜趙王李的釋意李〈名〉(形聲
從木,子聲
本義李樹)同本義
落葉喬木,春天開白色花,果實(shí)叫李子,熟時(shí)黃色或紫紅色,可吃李,李果也
--《說文》北山有李
--《詩·小雅·南山有臺(tái)》又如李下瓜田(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
又指李樹的果實(shí)、李花、李園華如桃李
--《詩·召南·何彼秡矣》(李李花)報(bào)之以李
--《詩·大雅·抑》(李李子)丘中有李
--《詩·王風(fēng)·丘中有麻》(李李園)獄官
通理”皋陶為李
--《管子·法法》星名
即角宿二,為室女座δ星李lǐ落葉喬木,春季開白色的花
果實(shí)叫"李子",黃色、紫紅色或綠色,可生吃或制做蜜餞
果仁和根皮可供藥用
李的康熙字典解釋李【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畫:7畫,部外筆畫:3畫〔古文〕杍《唐韻》《正韻》良以切《集韻》兩耳切《韻會(huì)》良士切,音里
《說文》果名
《素問》東方木也
《爾雅翼》李,木之多子者
《埤雅》李性難老,雖枝枯,子亦不細(xì),其品處桃上
《詩·小雅》投我以桃,報(bào)之以李
又《韻會(huì)》世薦士謂之桃李
《劉向·說苑》樹桃李者,夏得休息,秋得其實(shí)焉
樹蒺藜者,夏不得休息,秋得其莿焉
世謂狄仁傑,桃李皆在公門,正用此事
又《博雅》行李,關(guān)驛也
又與理通
《左傳·僖十三年》行李之往來
《周語》行李以節(jié)逆之
《泊宅編》李理義通,人將有行,必先治,如孟子之言治任
理亦治也
又星名
《史記·天官書》熒惑爲(wèi)李
《徐廣註》內(nèi)則理兵,外則理政
又司理,官,亦稱司李
《前漢·胡建傳》黃帝李法
《管子·法法篇》臯陶爲(wèi)李
又檇李,春秋吳地
又姓
《風(fēng)俗通》伯陽之後
李的說文解字解釋李【卷六】【木部】果也
從木子聲
杍,古文
良止切說文解字注(李)李果也
從木
子聲
良止切
一部
古李理同音通用
故行李與行理竝見
大李與大理不分
(杍)古文
尙書音義曰
梓材音子
本亦作梓
馬云
古作梓字
治木器曰梓
正義曰
此古杍字
今文作梓
按正義本經(jīng)作杍
音義本經(jīng)作梓
據(jù)二家說、葢壁中古文作杍
而馬季長(zhǎng)易爲(wèi)梓匠之梓也
如馬說、是壁中文假借杍爲(wèi)梓匠字也
李的古漢語解釋李lǐ①<名>一種落葉小喬木,花白色,果實(shí)圓形可食
《采草藥》:“諸越則桃~冬實(shí),朔漠則桃~夏榮
”②<名>一種果實(shí),即李子
《詩經(jīng)·抑》:“投我以桃,報(bào)之以~
”③<名>使者
《左傳·僖公三十年》:“行~之往來,共其乏困
”【李代桃僵】原意以桃李喻兄弟,言桃李能共患難,諷弟兄卻不能同甘共苦
后轉(zhuǎn)用為以此代彼或代人受過之意
【李下】語出《樂府詩集·君子行》:“瓜田不納履,~不正冠
”以后單用或與“瓜田”合用,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
李
翳的信息
翳的部首: 羽
翳的拼音: yì
翳的筆畫數(shù): 17
翳的繁體字: 翳
翳的筆順: 一ノ一一ノ丶フノフフ丶フ丶一フ丶一
翳的解釋: 翳的基本解釋1.遮掩:林木蔭~
2.白翳,眼球上生的障蔽視線的白膜
翳的介紹1.翳[yi]2.翳[yì]翳[yi]〈形〉晦暗不明
如:翳昧(隱晦不明的樣子)翳[yì]〈名〉(形聲
從羽,嫛(yī)聲
本義:用羽毛做的華蓋,舞具)同本義翳,華蓋也
——《說文》
朱駿聲通訓(xùn)定聲:“以羽覆車蓋,所謂羽葆幢也
”病證名指引起黑睛(角膜)混濁或潰陷的外障眼病以及病變愈后遺留于黑睛的疤痕凡眼內(nèi)、外障眼病所生遮蔽視線影響視力的癥狀皆可稱翳起障蔽作用的東西
如:云翳;氛翳鳥名[five-coloursbird]
如:翳鳥(五彩神鳥
相傳飛行時(shí)其翼可蔽一鄉(xiāng))〈動(dòng)〉遮蔽,掩蓋翳,障也
——《廣雅》百神翳其備降兮
——《楚辭·離騷》
注:“翳,蔽也
”石嵯以翳日
——?jiǎng)⑾颉毒艊@·遠(yuǎn)逝》
注:’翳,蔽也
”翳,掩也
——《方言十三》一蟬方得美蔭而忘其身,螳裔執(zhí)翳而搏之
——《莊子·山水》
司馬注:“執(zhí)翳,執(zhí)草以自翳也
”樹林陰翳
——宋·歐陽修《醉翁亭記》陰翳蔽日
——清·徐珂《清稗類鈔·戰(zhàn)事類》又如:翳景(障蔽日月之光)隱藏,藏匿意者堂下其有翳憎臣者乎?——《韓非子》翳的釋意翳(形聲
從羽,嫛聲
本義用羽毛做的華蓋,舞具)同本義翳,華蓋也
--《說文》
朱駿聲通訓(xùn)定聲以羽覆車蓋,所謂羽葆幢也
”病證名指引起黑睛(角膜)混濁或潰陷的外障眼病以及病變愈后遺留于黑睛的疤痕凡眼內(nèi)、外障眼病所生遮蔽視線影響視力的癥狀皆可稱翳起障蔽作用的東西鳥名翳遮蔽,掩蓋翳,障也
--《廣雅》百神翳其備降兮
--《楚辭·離騷》
注翳,蔽也
”石嵯以翳yì⒈遮蔽樹大~日
⒉眼角膜所生的膜狀物,能遮蔽視線白~(俗稱翳子)
⒊〈古〉用羽毛做的舞具左手操~
翳的康熙字典解釋翳【未集中】【羽部】康熙筆畫:17畫,部外筆畫:11畫《廣韻》《正韻》於計(jì)切《集韻》《韻會(huì)》壹計(jì)切,音殪
《說文》華蓋也
《廣韻》羽葆也
《急就篇註》翳,謂凡鳥羽之可隱翳者也
舞者所持羽翿,以自隱翳,因名爲(wèi)翳
一曰華蓋,今之雉尾扇,是其遺象
又《周語》是去其藏,而翳其人也
《註》翳,猶屏也
一曰滅也
又《揚(yáng)子·方言》翳,掩也
《註》謂掩覆也
《廣雅》翳,障也
《廣韻》隱也,蔽也
《類篇》?也
又《詩·大雅》其菑其翳
《傳》木立死曰菑,自死爲(wèi)翳
又《廣韻》雨師謂之荓翳
《史記·司馬相如傳》召屏翳
《註》雷師也
又《玉篇》鳥名也,似鳳
《山海經(jīng)》北海之內(nèi)有五采之鳥,飛蔽一鄕,名曰翳鳥
《註》鳳屬也
《屈原·離騷》駟玉虯而乗翳
又《潘岳·射雉賦序》習(xí)媒翳之事
《註》媒翳者,所隱以射者也
又《廣韻》烏奚切《集韻》煙奚切,音鷖
義同
又《集韻》《韻會(huì)》一結(jié)切《正韻》於歇切,音謁
《左思·魏都賦》桃李?翳
葉音咽
翳的說文解字解釋翳【卷四】【羽部】華蓋也
從羽殹聲
於計(jì)切說文解字注(翳)華葢也
司馬相如傳曰
泰山梁父設(shè)壇場(chǎng)
望華葢
劉歆遂初賦
奉華葢於帝側(cè)
西京賦
華葢承辰
薛綜曰
華葢星覆北斗
王者法而作之
蔡邕曰
凡乗輿車皆羽葢金華爪
張衡賦曰
羽葢葳?
葩瑵曲莖
又曰
樹翠羽之高葢
薛綜云
羽葢、以翠羽覆車葢也
按以羽故其字從羽
翳之言蔽也
引伸爲(wèi)凡蔽之偁
在上在旁皆曰翳
從羽
殹聲
於計(jì)切
十五部
翳的古漢語解釋翳yì①<名>用羽毛做的舞具
《山海經(jīng)·海外西經(jīng)》:“左手操~
”②<動(dòng)>遮蔽;覆蓋
韓愈《送李愿歸盤谷序》:“飄輕裾,~長(zhǎng)袖
”《醉翁亭記》:“樹林陰~,鳴聲上下
游人去而禽鳥樂也
”【翳翳】陰暗的樣子
【翳景】遮蔽日月的陰影
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