枑撴
枑撴是由漢字"枑"(讀音:hù,dǐ,部首:木,筆畫數(shù):8)和漢字"撴"(讀音:dūn,部首:扌,筆畫數(shù):15)組成的漢字組合。
根據(jù)這兩個漢字的含義,枑撴可能表示:
- 枑(枑的基本解釋[hù]古代官府門前阻攔人馬通行的木架子)和撴(撴的基本解釋揪住;拽(zhuài):死死~住他的手)的組合意義
枑的信息
枑的部首: 木
枑的拼音: hù,dǐ
枑的筆畫數(shù): 8
枑的繁體字: 枑
枑的筆順: 一丨ノ丶一フフ一
枑的解釋: 枑的基本解釋[hù]古代官府門前阻攔人馬通行的木架子
[dǐ]古同“柢”
枑的介紹1.枑[hù]枑[hù]〈名〉古時官府門前所設(shè)阻擋通行的木制障礙物
也稱行馬
如:梐枑(用木條交叉制成的柵欄,置于官署前遮攔人馬
又稱行馬);枑苑(指警衛(wèi)森嚴的宮苑)枑的釋意枑hù1.古時官府門前所設(shè)阻擋通行的木制障礙物
也稱行馬
枑的康熙字典解釋枑【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畫:8畫,部外筆畫:4畫《唐韻》胡誤切《集韻》《韻會》《正韻》胡故切,音護
《說文》行馬也
《周禮·天官·掌舍》設(shè)梐枑再重
《註》梐枑謂行馬
再重者,以周衞有內(nèi)外列
《漢制考》按《六韜》治營壘則有天羅、武落、行馬、蒺藜之具
《周禮》梐枑卽行馬,以木爲螳螂,槧築籓落,用以遮陣者也
又《韻會》枑者,交互其木,以爲遮闌也
漢魏三公門視行馬,又名杈子
詳杈字註
枑的說文解字解釋枑【卷六】【木部】行馬也
從木互聲
《周禮》曰:“設(shè)梐枑再重
”胡誤切說文解字注(枑)梐枑也
從木
互聲
胡誤切
五部
○按舊二篆先枑後梐
今正
又此二篆舊次、當與柤槍等篆爲伍
而楘槅橾楇當聯(lián)文
枑
撴的信息
撴的部首: 扌
撴的拼音: dūn
撴的筆畫數(shù): 15
撴的繁體字: 撴
撴的筆順: 一丨一丶一丨フ一フ丨一ノ一ノ丶
撴的解釋: 撴的基本解釋揪??;拽(zhuài):死死~住他的手
一伸手把他~住
撴的介紹〈動〉重重地往下放
如:撴摔(重重地往下摔)〈方〉∶揪住撴的釋意撴dūn1.重重地往下放
2.方言
揪住
撴的康熙字典解釋撉【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畫:16畫,部外筆畫:12畫《集韻》都昆切,音敦
擊也
見搋字註
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