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秘
枸秘是由漢字"枸"(讀音:gǒu,jǔ,gōu,部首:木,筆畫數(shù):9)和漢字"秘"(讀音:mì,bì,部首:禾,筆畫數(shù):10)組成的漢字組合。
根據(jù)這兩個漢字的含義,枸秘可能表示:
- 枸(枸的基本解釋[gǒu]〔枸杞〕落葉小灌木)和秘(秘的基本解釋[mì]1.秘密:~訣)的組合意義
枸的信息
枸的部首: 木
枸的拼音: gǒu,jǔ,gōu
枸的筆畫數(shù): 9
枸的繁體字: 枸
枸的筆順: 一丨ノ丶ノフ丨フ一
枸的解釋: 枸的基本解釋[gǒu]〔枸杞〕落葉小灌木
莖叢生,有短刺
漿果卵圓形,紅色,叫枸杞子,供藥用,有滋肝補(bǔ)腎、安神明目作用
根皮入藥稱地骨皮
寧夏等地多有栽培
杞(qǐ)
[jǔ]〔枸櫞〕也叫香櫞
常綠小喬木
果實(shí)有香氣,皮厚,味酸苦,可供藥用
[gōu]〔枸橘〕即“枳”枸的介紹1.枸[gōu]2.枸[gǒu]3.枸[jǔ]枸[gōu]〈名〉盤錯的樹根故枸木必將待櫽栝烝矯然后直
——《荀子·性惡》有木,青葉紫莖,…,下有九枸,其實(shí)如麻,其葉如芒
——《山海經(jīng)》〈形〉通“鉤”
彎曲故枸木必將待櫽括烝矯然后直
——《荀子·性惡》另見gǒu;jǔ枸[gǒu]另見gōu;jǔ枸[jǔ]〈名〉植物名,即蔞葉
胡椒科,藤本,近木質(zhì)
葉互生,大而厚,卵狀長圓形
漿果肉質(zhì),綠黃色,葉可入藥
如:枸醬(即“蒟醬”);枸櫞(即“香櫞”)
枳枸,即拐棗南山有枸
——《詩·小雅》另見gōu;gǒu枸的釋意枸盤錯的樹根故枸木必將待櫽栝焌矯然后直
--《荀子·性惡》有木,青葉紫莖,…,下有九枸,其實(shí)如麻,其葉如芒
--《山海經(jīng)》枸通鉤”
彎曲故枸木必將待櫽括焌矯然后直
--《荀子·性惡》枸橘枸杞枸ju植物名,即蔞葉tree]枸jǔ⒈⒉見gōu
枸gǒu枸gōu枸的康熙字典解釋枸【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畫:9畫,部外筆畫:5畫《唐韻》《韻會》俱羽切《集韻》果羽切《正韻》居許切,音矩
《說文》木名
《詩·小雅》南山有枸
《陸璣·草木疏》枸樹高大如白楊,子長數(shù)寸,噉之甘美如飴,蜀以爲(wèi)醬
亦書作蒟
又《正韻》忌遇切
義同
又《唐韻》《集韻》古后切《韻會》《正韻》舉后切,音茍
《爾雅·釋木》枸檵
《註》今枸也
《疏》一名苦,一名地骨,服之輕身益氣
又《集韻》《類篇》《韻會》居侯切,音鉤
《宋玉·風(fēng)賦》枳枸來巢
《李善註》枸,曲也,似橘屈曲也
《本草》枸橘一名,人家多種爲(wèi)藩籬
又《集韻》恭于切《韻會》舉朱切,音拘
《揚(yáng)子方言》車枸簍
自關(guān)而西謂之枸簍
又《韻會》權(quán)俱切,音劬
《山海經(jīng)》下有九枸
《郭註》盤錯也
又?jǐn)嗄?br>見株字註
枸的說文解字解釋枸【卷六】【木部】木也,可爲(wèi)醬
出蜀
從木句聲
俱羽切說文解字注(枸)枸木也
可爲(wèi)
出蜀
史、漢皆云枸
詳艸部蒟下
從木
句聲
俱羽切
四部
按小雅南山有枸
毛曰
枸、枳枸也
枳枸卽禮記之椇
許於枸下不言枳枸
椇字亦不錄
枸
秘的信息
秘的部首: 禾
秘的拼音: mì,bì
秘的筆畫數(shù): 10
秘的繁體字: 秘
秘的筆順: ノ一丨ノ丶丶フ丶ノ丶
秘的解釋: 秘的基本解釋[mì]1.秘密:~訣
~室
~事
2.保守秘密:~而不宣
~不示人
3.罕見;稀有:~寶
~籍
[bì]1.譯音用字,如秘魯(國名,在南美洲)
2.姓
秘的介紹1.秘[bì]2.秘[mì]秘[bì]〈名〉秘魯?shù)暮喎Q另見mì秘[mì]〈形〉(形聲
從禾,必(bì)聲
本義:一種香草)不可測知;不公開祕,神也
從示,必聲
——《說文》祕舞更奏
——張衡《西京賦》祕器
——《后漢書·袁安傳》
注:“棺也
”祕寶
——《后漢書·班彪傳》
傳:“河圖之屬
”祕經(jīng)
——《后漢書·蘇竟傳》
注:“圖緯書也
”其事秘,世莫知也
——《史記·武帝本紀(jì)》又如:秘箓(秘文);秘法(秘術(shù),秘密的方法);秘獄(也稱掖庭獄,漢代專指幽囚罪人于皇宮掖庭而不作公開審理的監(jiān)獄)稀奇,世上少有博學(xué)強(qiáng)記,多奇篇秘籍
——《唐詩紀(jì)事·段成式》又如:秘怪(神奇怪異);秘珍(罕見珍品);秘異(奇異);秘籍(珍貴罕見的書籍);秘寶(不常見的珍異寶物)深,深邃
如:秘宇(深殿);秘典(含義深奧的典籍);秘義(深奧的意義)與皇帝有關(guān)的
如:秘駕(帝王的車駕);秘館(即秘閣,帝王藏書之所);秘色(古代越州官窯所產(chǎn)瓷器的顏色,因?yàn)榈弁跛鶎S?故云)〈動〉隱藏;保守秘密[hide;keepsth.secret;holdsth.back]丞相斯為上崩在外,恐諸公子及天下有變,乃秘之,不發(fā)表
——《史記·秦始皇本紀(jì)》又如:秘惜(隱藏珍惜,不以示人);秘郁(隱秘,隱藏);秘丘(山林之所,隱居之處)閉
如:秘固(猶密封,封固)〈名〉秘密、奧妙的事物而此秘未睹
——《宋書·謝靈運(yùn)傳論》秘書的簡稱
受雇為上級處理通訊及日常事務(wù)和雜務(wù)的人
如:一秘姓另見bì(秘魯)秘的釋意秘bi秘魯?shù)暮喎Q秘魯秘(形聲
從禾,必聲
本義一種香草)不可測知;不公開祕,神也
從示,必聲
--《說文》祕舞更奏
--張衡《西京賦》祕器
--《后漢書·袁安傳》
注棺也
”祕寶
--《后漢書·班彪傳》
傳河圖之屬
”祕經(jīng)
--《后漢書·蘇竟傳》
注圖緯書也
”其事秘,世莫知也
--《史記·武帝本紀(jì)》又如秘箓(秘文);秘法(秘術(shù),秘密秘bì①見【便秘】
②姓
又見mì
【秘魯】全稱秘魯共和國
位于南美洲西北部
面積128.5萬平方公里
人口2179萬(1989),印第安人占41%,印歐混血種人占36%,白人占16%,其余還有華人等少數(shù)民族
官方語言為西班牙語
96%的人信奉天主教
首都利馬
秘(祕)mì舊讀bì⒈不公開的,不可測知的~密
~方
他是個神~的人
⒉秘的康熙字典解釋秘【午集下】【禾部】康熙筆畫:10畫,部外筆畫:5畫《集韻》兵媚切,音毖
密也
通作祕
又《轉(zhuǎn)注古音》蒲結(jié)切,音蹩
香草也
秘的說文解字解釋祕【卷一】【示部】神也
從示必聲
兵媚切說文解字注(祕)神也
魯頌閟宮有侐箋曰
閟、神也
此謂假借閟爲(wèi)祕也
從示
必聲
兵媚切
古音在第十二部
質(zhì)櫛韻
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