柍迂是由漢字"柍"(讀音:yǎng,yàng,yāng,yīng,部首:木,筆畫數(shù):9)和漢字"迂"(讀音:yū,部首:辶,筆畫數(shù):6)組成的漢字組合。
根據(jù)這兩個漢字的含義,柍迂可能表示:
- 柍(柍的基本解釋[yǎng]1.古書上說的一種樹)和迂(迂的基本解釋1.曲折;繞遠(yuǎn):~回)的組合意義
柍的信息
柍的部首: 木
柍的拼音: yǎng,yàng,yāng,yīng
柍的筆畫數(shù): 9
柍的繁體字: 柍
柍的筆順: 一丨ノ丶丨フ一ノ丶
柍的解釋: 柍的基本解釋[yǎng]1.古書上說的一種樹
2.架屋的樣子
[yàng]連枷,一種農(nóng)具
[yāng]古通“央”,中央
[yīng]杏
柍的康熙字典解釋柍【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畫:9畫,部外筆畫:5畫《集韻》《韻會》《正韻》於驚切,音英
《說文》梅也
《爾雅·釋木》時英梅
《郭註》雀梅也
又《類篇》杏也
又《說文》江南橦村,其實(shí)謂之柍
又《韻會》於良切,音央
《揚(yáng)雄·甘泉賦》日月經(jīng)于柍桭
《李善註》柍,中央也
又《廣韻》於兩切,音鞅
義同
又木名
《張衡·南都賦》柍柘檍檀
又《類篇》於浪切
《馬融·長笛賦》瞋菌碨柍
《李善註》鬱積競出之貌
又《集韻》於朗切,音盎
義同
又《集韻》《類篇》於亮切,音怏
《博雅》杖也
一曰打穀具
《方言》齊楚江淮之閒謂之柍
柍的說文解字解釋柍【卷六】【木部】梅也
從木央聲
一曰江南橦材,其實(shí)謂之柍
於京切說文解字注(柍)柍梅也
柍梅合二字成木名
今各本刪去柍字
是柍卽枏矣
釋木
時英梅
齊民要術(shù)引郭注云
英梅未聞
今本注云
雀梅
殆非郭語
南都賦曰
柍柘檍檀
與櫻梅山等各爲(wèi)一條
柍梅非今之梅類明矣
從木
央聲
於京切
古音在十部
李善於兩切
一曰江南橦材
其實(shí)謂之柍
橦、帳極也
與此不相涉
以唐式柴方三尺五寸曰一橦、音鍾、解之
下文又不屬也
況漢人曰章
唐人乃曰木鍾乎
枷字下曰
淮南謂之柍
宜以訂正此句
一說蜀都賦布有橦華
劉逵云橦、樹名
謂此橦材堅實(shí)者謂之柍也
實(shí)下當(dāng)有者字
柍
迂的信息
迂的部首: 辶
迂的拼音: yū
迂的筆畫數(shù): 6
迂的繁體字: 迂
迂的筆順: 一一丨丶フ丶
迂的解釋: 迂的基本解釋1.曲折;繞遠(yuǎn):~回
2.拘泥保守、不切實(shí)際的:~腐
迂的介紹〈形〉(形聲
從辵(chuò),于聲
本義:曲折,繞遠(yuǎn))同本義迂,僻也
——《說文》
按,僻遠(yuǎn)也
迂乃心
——《書·盤庚》
傳:“僻也
”子之迂也
——《論語》
皇疏:“遠(yuǎn)也
”彼豈樂為迂闊哉
——班固《答賓戲》寡人以為迂言也
”——《呂氏春秋·先已》卻霍見其語迂
——《國語·周語》
注:“迂回加誣于人
”迂,曲也
——《后漢書·蔡邕傳》注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列子·湯問》又如:迂直(雖迂曲卻是最直接有利的);迂折(迂回曲折);迂弘(深遠(yuǎn)宏大);迂邈(遙遠(yuǎn));迂路(繞路);迂深(深遠(yuǎn));迂言(迂闊的言辭);迂僻(偏僻);迂狂(迂闊狂放);迂談(迂闊的談?wù)?;迂傲(迂闊而高傲)迂腐,不合事理迂儒之議
——宋·蘇軾《教戰(zhàn)守》厭其為迂
——明·宗臣《報劉一丈書》如:迂妄(荒誕,不合情理);迂小(腐迂渺小);迂板(迂腐古板);迂癖(迂誕古怪);迂僻(迂誕怪僻,不合情理);迂呆(迂拙愚笨);迂謬(迂腐荒謬);迂薄(迂腐淺薄)邪避,不正不度而迂求
——《國語·晉語》
注:“邪也
”又如:迂邪(邪避)緩慢
如:迂徐(迂緩;緩慢);迂退(性情迂緩而謙退)迂的釋意迂〈形〉(形聲
從辵,于聲
本義曲折,繞遠(yuǎn))同本義迂,僻也
--《說文》
按,僻遠(yuǎn)也
迂乃心
--《書·盤庚》
傳僻也
”子之迂也
--《論語》
皇疏遠(yuǎn)也
”彼豈樂為迂闊哉
--班固《答賓戲》寡人以為迂言也
”--《呂氏春秋·先已》卻霍見其語迂
--《國語·周語》
注迂回加誣于人
”迂,曲也
--《后漢書·蔡邕傳》注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列子·湯問》又如迂直(雖迂曲卻是最直接有利的);迂折(迂回曲折);迂弘(深遠(yuǎn)宏大);迂邈(遙遠(yuǎn));迂路(繞路);迂深迂yū⒈曲折,繞遠(yuǎn)~曲
~回
⒉陳舊,不合時宜~腐
~論
~時
迂的康熙字典解釋迂【酉集下】【辵部】康熙筆畫:10畫,部外筆畫:3畫《廣韻》羽俱切《集韻》《韻會》雲(yún)俱切,音于
《玉篇》遠(yuǎn)也
《史記·孟軻傳》迂遠(yuǎn)而闊于事情
《後漢·王暢傳》其言若迂,其效甚近
又曲也
《書·盤庚》恐人倚乃身,迂乃心
《註》恐浮言之人迂汝心,使邪僻也
《管子·君臣篇》民迂則流之,民大流則迂之
《註》迂,曲不行,則通之使行
流,蕩不返,則屈之使止也
又迂久,良久也
《後漢·劉寬傳》迂久大醉而還
又《說文》避也
又《玉篇》廣大也
又《唐韻》憶俱切,音紆
義同
本作迃
通作于
迂的說文解字解釋迂【卷二】【辵部】避也
從辵于聲
憶倶切說文解字注(迂)避也
迂曲回避
其義一也
從辵
于聲
憶俱切
五部
迂的古漢語解釋迂yū①<形>曲折;繞遠(yuǎn)
《愚公移山》:“懲山北之塞,出入之~也
”②<形>拘泥固執(zhí)
《報劉一丈書》:“長者聞此,得無厭其為~乎?”【迂誕】荒唐而不切事理
【迂緩】遲鈍緩慢
【迂闊】不切實(shí)際
【迂遠(yuǎn)】不合時宜
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