桉寍
桉寍是由漢字"桉"(讀音:ān,部首:木,筆畫數(shù):10)和漢字"寍"(讀音:níng,nìng,部首:宀,筆畫數(shù):12)組成的漢字組合。
根據(jù)這兩個漢字的含義,桉寍可能表示:
- 桉(桉的基本解釋1.桉樹,常綠喬木)和寍(寍的基本解釋[níng]古同“寧”)的組合意義
桉的信息
桉的部首: 木
桉的拼音: ān
桉的筆畫數(shù): 10
桉的繁體字: 桉
桉的筆順: 一丨ノ丶丶丶フフノ一
桉的解釋: 桉的基本解釋1.桉樹,常綠喬木
種類很多
樹干高而直,木質(zhì)堅韌;枝葉可提制桉油
中國熱帶、亞熱帶地區(qū)有種植
2.另音àn,“案”的異體字
桉的介紹〈名〉桉樹
桃金娘科桉屬植物的泛稱
常綠喬木桉的釋意桉〈名〉桉樹
桃金娘科桉屬植物的泛稱
常綠喬木,又叫"玉樹"或"有加利樹"
常綠喬木,樹干高而直,花白、紅或黃色
木質(zhì)堅韌,供建筑、做家具材料等用
樹皮和葉可供藥用
枝和葉可提桉油,樹皮還可提鞣料,供醫(yī)藥和工業(yè)用
1.猶按
于是
2.同"案"
查驗,考查
3.同"案"
幾案
桉的康熙字典解釋桉【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畫:10畫,部外筆畫:6畫同案
又《宋曾鞏·耳目志》孟光舉桉齊眉
俗直謂幾案耳
呂少衞云:桉乃古椀字,故舉與眉齊
《張衡·四愁詩》何以報之靑玉案,謂靑玉椀也
據(jù)此則《考工記》案十有二寸,亦作此解爲當
桉的說文解字解釋案【卷六】【木部】幾屬
從木安聲
烏旰切說文解字注(案)幾屬
考工記
玉人之事
案十有二寸
棗栗十有二列
大鄭云
案、玉案也
後鄭云
案、玉飾案也
棗栗實於器
乃加於案
戴先生云
案者、棜禁之屬
儀禮注曰
棜之制
上有四周
下無足
禮器注曰
禁、如今方案
隋長
局足
高三寸
此以案承棗栗
宜有四周
漢制小方案局足
此亦宜有足
按許云幾屬、則有足明矣
今之上食木槃近似
惟無足耳
楚漢春秋
淮陰侯謝武涉
漢王賜臣玉案之食
後漢書梁鴻傳
妻爲具食
不敢於鴻前仰視
舉案齊睂
方言曰
案、陳楚宋魏之閒謂之?
自關而東謂之案
後世謂所憑之幾爲案
古今之變也
從木
安聲
烏旰切
十四部
桉
寍的信息
寍的部首: 宀
寍的拼音: níng,nìng
寍的筆畫數(shù): 12
寍的繁體字: 寍
寍的筆順: 丶丶フ丶フ丶丶丨フ丨丨一
寍的解釋: 寍的基本解釋[níng]古同“寧”
[nìng]古同“寧”
寍的康熙字典解釋寍【寅集上】【宀部】康熙筆畫:12畫,部外筆畫:9畫《玉篇》古文寧字
註詳十一畫
《說文》安也
從宀從心,在皿上
皿,人之飮食器,所以安人也
寍的說文解字解釋寍【卷七】【宀部】安也
從宀,心在皿上
人之飲食器,所以安人
奴丁切說文解字注(寍)安也
此安寧正字
今則寧行而寍廢矣
僞古文
萬邦咸寍
音義曰
寍、安也
說文安寧字如此
寧、願詞也
語甚分明
自衛(wèi)包改正文
李昉、陳鄂又改釋文
令人不可讀矣
從宀
心在皿上
會意
奴丁切
十一部
皿、逗
人之食飮器
所?安人也
故旣從宀
而又從心在皿上
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