梩鷔
梩鷔是由漢字"梩"(讀音:lí,sì,qǐ,部首:木,筆畫數(shù):11)和漢字"鷔"(讀音:áo,部首:鳥,筆畫數(shù):21)組成的漢字組合。
根據(jù)這兩個(gè)漢字的含義,梩鷔可能表示:
- 梩(梩的基本解釋[lí]鍬一類的器具)和鷔(鷔的基本解釋古代傳說中的一種不吉祥的鳥,形狀像大雁,紅嘴,羽毛白色,據(jù)說這種鳥聚集在一起時(shí)就預(yù)示著國(guó)家要滅亡)的組合意義
梩的信息
梩的部首: 木
梩的拼音: lí,sì,qǐ
梩的筆畫數(shù): 11
梩的繁體字: 梩
梩的筆順: 一丨ノ丶丨フ一一丨一一
梩的解釋: 梩的基本解釋[lí]鍬一類的器具
[sì]古同“耜”,古代鍬、臿一類的農(nóng)具,后指犁上的鏵
[qǐ]古同“杞”,枸杞
梩的釋意梩lí1.鍬鍤一類的起土用具
梩的康熙字典解釋梩【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畫:11畫,部外筆畫:7畫《唐韻》里之切《集韻》陵之切《正韻》鄰之切,音釐
《廣韻》徙土轝也
《周禮·地官·鄕師註》梩或云揷,或云鍬
《孟子》虆梩
《註》籠之類
《司馬法》周輜輦載梩
《揚(yáng)子·方言》沅湘之閒謂之畚,東齊謂之梩
又《集韻》象齒切《韻會(huì)》詳里切,同?
?或從里,也
又《類篇》莊皆切,音齋
木名
又《廣韻》都皆切,音諧
義同
又《集韻》口已切
同杞
卽枸杞也
杞或從里
梩
鷔的信息
鷔的部首: 鳥
鷔的拼音: áo
鷔的筆畫數(shù): 21
鷔的繁體字: 鷔
鷔的筆順: 一一丨一フノノ一ノ丶ノ丨フ一一一フ丶丶丶丶
鷔的解釋: 鷔的基本解釋古代傳說中的一種不吉祥的鳥,形狀像大雁,紅嘴,羽毛白色,據(jù)說這種鳥聚集在一起時(shí)就預(yù)示著國(guó)家要滅亡
鷔的釋意鷔áo1.傳說中的兇鳥名
又稱黃鷔
鷔的康熙字典解釋鷔【亥集中】【鳥部】康熙筆畫:22畫,部外筆畫:11畫《廣韻》五勞切《集韻》牛刀切,音敖
《廣韻》不祥鳥,白首赤口
《郭璞·江賦》則有晨鵠,天雞,鴢鷔,鷗
又《山海經(jīng)》丹山有五色之鳥,人面有髮,爰有靑鴍黃鷔
又《廣韻》五到切《集韻》魚到切,音傲
《廣韻》鷔,鳦魚鳥狀也
又《集韻》倪虬切,音汼
義同
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