棏擣
棏擣是由漢字"棏"(讀音:dé,zhé,部首:木,筆畫數(shù):12)和漢字"擣"(讀音:dǎo,部首:扌,筆畫數(shù):17)組成的漢字組合。
根據(jù)這兩個(gè)漢字的含義,棏擣可能表示:
- 棏(棏的基本解釋[dé]古書上說的一種樹)和擣(擣的基本解釋同“搗”)的組合意義
棏的信息
棏的部首: 木
棏的拼音: dé,zhé
棏的筆畫數(shù): 12
棏的繁體字: 棏
棏的筆順: 一丨ノ丶丨フ一一一一丨丶
棏的解釋: 棏的基本解釋[dé]古書上說的一種樹
[zhé]蠶箔閣架上的橫木
棏的康熙字典解釋棏【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畫:12畫,部外筆畫:8畫同?
又《唐韻》徒得切,音特
木名
棏的說文解字解釋?【卷六】【木部】槌也
從木,特省聲
陟革切說文解字注(?)槌也
從木
寺聲
各本作特省聲
淺人所改也
特又何聲耶
?卽方言之植
月令
具曲植
鄭曰
植、槌也
呂覽作具挾曲
高曰
挾讀曰朕
三輔謂之挾
關(guān)東謂之得
淮南書作具撲曲
高曰
薄、持也
三輔謂之撲
按高注持卽?之誤
得卽?之假借字也
篇、韻皆云
?一作棏
一作?
朕本謂橫者
高注葢統(tǒng)言之耳
陟革切
古言在一部
棏
擣的信息
擣的部首: 扌
擣的拼音: dǎo
擣的筆畫數(shù): 17
擣的繁體字: 擣
擣的筆順: 一丨一一丨一フ一丨一一丨フ一一丨丶
擣的解釋: 擣的基本解釋同“搗”
擣的康熙字典解釋擣【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畫:18畫,部外筆畫:14畫《唐韻》《正韻》都晧切《集韻》《韻會(huì)》覩老切,音倒
《說文》本作
手椎也
《禮·內(nèi)·則》擣珍取牛羊麋鹿麕之肉,必脄
一曰築也,敲也,舂也
《詩·小雅》我心憂傷,惄焉如擣
又《揚(yáng)子·方言》依也
《郭璞註》謂可依倚之也
又《集韻》留切,音稠
聚也
《史記·龜筴傳》上有擣蓍,下有神龜
《註》擣,古稠字
擣蓍卽藂蓍
○按《字彙》改從木,入木部檮字
註誤
或作搗
又作捯
俗作?
擣的說文解字解釋擣【卷十二】【手部】手推也
一曰築也
從手聲
都皓切說文解字注(擣)手椎也
以手爲(wèi)椎而椎之
一曰築也
木部曰
築、也
二篆爲(wèi)轉(zhuǎn)注
築者必用築
非徒手也
故爲(wèi)別
從手
聲
都晧切
古音在三部
小徐本篆作?
解云壽聲
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