椋灙
椋灙是由漢字"椋"(讀音:liáng,部首:木,筆畫數(shù):12)和漢字"灙"(讀音:dǎng,tǎng,部首:氵,筆畫數(shù):23)組成的漢字組合。
根據(jù)這兩個(gè)漢字的含義,椋灙可能表示:
- 椋(椋的基本解釋〔椋鳥〕鳥類)和灙(灙的基本解釋[dǎng]1.〔~漭(mǎng)〕(水)浩蕩而茫茫無邊:“(海浪)~漭(mǎng)潺湲,浮天沃日)的組合意義
椋的信息
椋的部首: 木
椋的拼音: liáng
椋的筆畫數(shù): 12
椋的繁體字: 椋
椋的筆順: 一丨ノ丶丶一丨フ一丨ノ丶
椋的解釋: 椋的基本解釋〔椋鳥〕鳥類
種類很多
羽毛大部分為灰褐色,喙、足橙紅色
食種子和昆蟲
有的善于模仿別的鳥叫
如八哥、灰椋鳥等
灙的信息
灙的部首: 氵
灙的拼音: dǎng,tǎng
灙的筆畫數(shù): 23
灙的繁體字: 灙
灙的筆順: 丶丶一丨丶ノ丶フ丨フ一丨フ丶ノ一丨一一丶丶丶丶
灙的解釋: 灙的基本解釋[dǎng]1.〔~漭(mǎng)〕(水)浩蕩而茫茫無邊:“(海浪)~漭(mǎng)潺湲,浮天沃日
”2.〔~水〕水名,在中國陜西省洋縣,流入漢江
[tǎng]古同“淌”,流淌
灙的釋意灙dǎng1.水貌
參見"灙漭"
2.用同"淌"(tǎng)
流淌
灙的康熙字典解釋灙【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畫:24畫,部外筆畫:20畫《玉篇》多切《集韻》底朗切,音黨
水名
《水經(jīng)》漢水東至灙城南,與洛谷水合
又《類篇》漭灙,水貌
又《集韻》坦朗切,音曭
義同
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