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縻
榕縻是由漢字"榕"(讀音:róng,部首:木,筆畫數:14)和漢字"縻"(讀音:mí,部首:糸,筆畫數:17)組成的漢字組合。
根據這兩個漢字的含義,榕縻可能表示:
- 榕(榕的基本解釋1.榕樹,常綠大喬木,樹干分枝多,有氣根,樹冠大,葉子橢圓形或卵形,花黃色或淡紅色,果實倒卵形,黃色或赤褐色)和縻(縻的基本解釋拴;捆:羈~(籠絡))的組合意義
 
榕的信息
榕的部首: 木
榕的拼音: róng
榕的筆畫數: 14
榕的繁體字: 榕
榕的筆順: 一丨ノ丶丶丶フノ丶ノ丶丨フ一
榕的解釋: 榕的基本解釋1.榕樹,常綠大喬木,樹干分枝多,有氣根,樹冠大,葉子橢圓形或卵形,花黃色或淡紅色,果實倒卵形,黃色或赤褐色
生長在熱帶地區(qū)
木材可制器具,葉、氣根、樹皮可入藥
2.(Róng)福建福州的別稱
榕的介紹〈名〉一種常綠喬木,樹干分枝多,枝上又長出許多氣生根,其向下長入土中形成一支柱,樹冠大,葉互生,橢圓形或卵形,花黃色或淡紅色,果實倒卵形,黃色或赤褐色榕,木名
——《玉篇》福建省福州市的別稱榕的釋意榕一種常綠喬木榕,木名
--《玉篇》福建省福州市的別稱榕róng⒈⒉福州市的別稱
榕的康熙字典解釋榕【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畫:14畫,部外筆畫:10畫《集韻》《韻會》餘封切,音容
《玉篇》木名
《三體詩註》初生如葛藟緣木,後乃成樹,生於南方
《嵆含·草木狀》榕葉如木麻,其?十畝
《榕城隨筆》閩中多榕樹,因號榕城
枝葉柔脃,榦旣生枝,枝又生根,垂垂如流蘇,少著物卽縈繫
或本榦自相依附,若七八樹叢生者,多至數十百條,合幷爲一,蜷樛結,柯葉?茂
晉嵇含《南方草木狀》
榕
縻的信息
縻的部首: 糸
縻的拼音: mí
縻的筆畫數: 17
縻的繁體字: 縻
縻的筆順: 丶一ノ一丨ノ丶一丨ノ丶フフ丶丨ノ丶
縻的解釋: 縻的基本解釋拴;捆:羈~(籠絡)
縻的介紹〈名〉(形聲
從糸(mì),麻聲
本義:牛韁繩)同本義縻,牛轡也
——《說文》縻,牛韁也
——《蒼頡篇》馬曰羈,牛曰縻
——應劭《漢官儀》羈縻勿絕
——《史記·史馬相如傳》叟攬縻而對
——劉禹錫《嘆?!酚秩?攬縻(拉著牛鼻繩);縻粃(牽牛的韁繩);縻綆(牽引的繩子)〈動〉束縛,拘束是謂縻舉
——《孫子·謀攻》辭言無所系縻
——《韓非子·說難》又如:羈縻(牽制;籠絡);縻系(拘禁;捆縛;牽制);縻職(被職務牽制束縛);縻縶(拘禁);縻絡(拘囚);縻軍(指受牽制而不能靈活機動的軍隊)消耗,通“靡”坐縻廩粟
——明·劉基《賣柑者言》又如:縻費(耗費;浪費)碎爛
如:縻漫(指畦堰損碎浸漫);縻爛(猶靡爛)縻的釋意縻(形聲
從糸,麻聲
本義牛韁繩)同本義縻,牛轡也
--《說文》縻,牛韁也
--《蒼頡篇》馬曰羈,牛曰縻
--應劭《漢官儀》羈縻勿絕
--《史記·史馬相如傳》叟攬縻而對
--劉禹錫《嘆牛》又如攬縻(拉著牛鼻繩);縻粃(牽牛的韁繩);縻綆(牽引的繩子)縻束縛,拘束是謂縻舉
--《孫子·謀攻》辭言無所系縻
--《韓非子·說難》又如羈縻(牽制;籠絡);縻系(拘禁;捆縛;牽制);縻職(被職務牽制束縛);縻縶(拘禁);縻絡(拘囚);縻軍(指受牽制而不能靈活機動的軍隊)消耗,通靡”縻mí⒈系牛的繩子
⒉系,捆,拴羈~(〈喻〉牽制,籠絡)
⒊牽制,束縛~軍
縻的康熙字典解釋縻【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畫:17畫,部外筆畫:11畫《集韻》旻悲切《韻會》《正韻》忙皮切,音眉
《說文》牛轡也
或從多作
《類篇》一曰繫也
《前漢·匈奴傳》羈縻不絕
又《集韻》麋寄切
義同
又與靡同
《易·中孚》吾與爾靡之
《釋文》靡,本又作縻
同散也
亦作?
縻的說文解字解釋縻【卷十三】【糸部】牛轡也
從糸麻聲
,縻或從多
靡爲切說文解字注(縻)牛也
本馬也
大車駕牛者則曰牛
是爲縻
潘岳賦曰
洪縻在手
凡言羈縻勿絕、謂如馬牛然也
從糸
麻聲
靡爲切
古音在十七部
()縻或從多
多聲、麻聲同十七部
縻的古漢語解釋縻mí①<名>系牛的繩子
劉禹錫《嘆?!罚骸佰艛垺鴮?br>”②<動>牽制;束縛
《謀攻》:“不知軍之不可以進而謂之進,不知軍之不可以退而謂之退,是謂~軍
”③<動>拘禁;拘留
《<指南錄>后序》:“予羈~不得還,國事遂不可收拾
”④<動>通“靡”
浪費;耗費
《賣柑者言》:“坐~廩粟而不知恥
”【縻軍】⒈牽制軍隊
⒉統(tǒng)領軍隊
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