樗貉
樗貉是由漢字"樗"(讀音:chū,部首:木,筆畫數(shù):15)和漢字"貉"(讀音:mò,hé,háo,部首:豸,筆畫數(shù):13)組成的漢字組合。
根據(jù)這兩個漢字的含義,樗貉可能表示:
- 樗(樗的基本解釋樗樹,即臭椿)和貉(貉的基本解釋[mò]同“貊”)的組合意義
樗的信息
樗的部首: 木
樗的拼音: chū
樗的筆畫數(shù): 15
樗的繁體字: 樗
樗的筆順: 一丨ノ丶一丶フ丨丶丶丶丶一一フ
樗的解釋: 樗的基本解釋樗樹,即臭椿
樗的介紹〈名〉臭椿
如:樗櫟(臭椿與柞樹
比喻無用之材
多用于自謙之辭
也作樗材)樗的釋意樗〈名〉臭椿樗chū樗的康熙字典解釋樗【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畫:15畫,部外筆畫:11畫《集韻》胡化切《正韻》胡掛切,音畫
《說文》木也
以其皮裹松脂
或從木蒦
又《唐韻》作?
丑居切《集韻》《韻會》《正韻》抽居切,音攄
惡木也
《詩·豳風》采荼薪樗
《陸璣疏》樗,樹及皮皆似漆,靑色,葉臭
《莊子·逍遙遊》吾有大樹,人謂之樗
其大本擁腫,不中繩墨
其小枝卷曲,不中規(guī)矩
《唐本草》椿、樗二樹形相似,樗木疎,椿木實
《蘇頌·圖經(jīng)》椿葉香,可啖
樗氣臭,北人呼爲山椿,江東人呼爲鬼目
《集韻》從虖從慮,義同
又樗里,地名
《史記·索隱》甘茂居渭南隂鄕之樗里,號樗里子
又《爾雅·釋蟲》莎雞謂之樗雞
又《集韻》通都切,音瑹
惡木也
樗的說文解字解釋樗【卷六】【木部】木也
以其皮裹松脂
從木雩聲,讀若華
檴,或從蒦
乎化切說文解字注(樗)樗木也
各本樗與?二篆互譌
今正
毛詩音義、爾雅音義、五經(jīng)文字可證也
假令許書與今互異
則陸氏、張氏當辨明之
如穜種之例矣
豳風、小雅毛傳皆曰
樗、惡木也
惟其惡木
故豳人衹以爲薪
小雅以儷惡菜
今之臭椿樹是也
所在有之
有一種葉香者可食
從木
雩聲
各本作虖聲
今正
丑居切
五部
樗的古漢語解釋樗chū樹名
即臭椿
【樗櫟】樗樹和櫟樹,莊子認為它們是無用之材,后以比喻才能低下
蘇軾《和穆父新涼》詩:“??帧?,坐纏冠蓋蔓
”【樗散】樗為無用之材
比喻不合世用
多為自謙之詞
樗
貉的信息
貉的部首: 豸
貉的拼音: mò,hé,háo
貉的筆畫數(shù): 13
貉的繁體字: 貉
貉的筆順: ノ丶丶ノフノノノフ丶丨フ一
貉的解釋: 貉的基本解釋[mò]同“貊”
[hé]1.也叫狗獾
哺乳動物
外形像狐,但體較胖,尾較短
穴居河谷、山邊和田野間
2.古又同“貊(mò)”
[háo]同“貉(hé)”
用于“貉子”“貉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