淜笏
淜笏是由漢字"淜"(讀音:péng,píng,部首:氵,筆畫數(shù):11)和漢字"笏"(讀音:hù,部首:竹,筆畫數(shù):10)組成的漢字組合。
根據(jù)這兩個漢字的含義,淜笏可能表示:
- 淜(淜的基本解釋[péng]〔普~〕地名,在中國云南省)和笏(笏的基本解釋古代君臣在朝廷上相見時手中所拿的狹長板子,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上面可以記事)的組合意義
淜的信息
淜的部首: 氵
淜的拼音: péng,píng
淜的筆畫數(shù): 11
淜的繁體字: 淜
淜的筆順: 丶丶一ノフ一一ノフ一一
淜的解釋: 淜的基本解釋[péng]〔普~〕地名,在中國云南省
今作“普朋”
[píng]1.〔~滂〕風吹物發(fā)出的聲音
2.蹚水過河
淜的康熙字典解釋淜【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畫:12畫,部外筆畫:8畫《集韻》披冰切,音砰
淜滂,水聲
一曰風擊物聲
《宋玉·風賦》飄忽淜滂
又《玉篇》古文馮字
註詳冫部十畫
淜的說文解字解釋淜【卷十一】【水部】無舟渡河也
從水朋聲
皮冰切說文解字注(淜)無舟渡河也
小雅傳曰
徒涉曰馮河
徒搏曰暴虎
爾雅釋訓、論語孔注同
淜正字
馮假借字
從水
朋聲
皮冰切
六部
淜
笏的信息
笏的部首: 竹
笏的拼音: hù
笏的筆畫數(shù): 10
笏的繁體字: 笏
笏的筆順: ノ一丶ノ一丶ノフノノ
笏的解釋: 笏的基本解釋古代君臣在朝廷上相見時手中所拿的狹長板子,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上面可以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