溞睔
溞睔是由漢字"溞"(讀音:sāo,部首:氵,筆畫數(shù):12)和漢字"睔"(讀音:gùn,部首:目,筆畫數(shù):13)組成的漢字組合。
根據(jù)這兩個(gè)漢字的含義,溞睔可能表示:
- 溞(溞的基本解釋1.〔~~〕淘米聲)和睔(睔的基本解釋眼睛圓大)的組合意義
溞的信息
溞的部首: 氵
溞的拼音: sāo
溞的筆畫數(shù): 12
溞的繁體字: 溞
溞的筆順: 丶丶一フ丶丶丨フ一丨一丶
溞的解釋: 溞的基本解釋1.〔~~〕淘米聲
2.洗:“水既潔,然后可以~身
”溞的釋意溞sāo1.象聲詞
參見"溞溞"
2.洗
溞的康熙字典解釋溞【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畫:14畫,部外筆畫:10畫〔古文〕叜《廣韻》《集韻》蘇遭切《韻會(huì)》《正韻》蘇曹切,音騷
《爾雅·釋訓(xùn)》溞溞,淅也
《註》淘米聲
《疏》詩大雅:釋之溞溞
《傳》釋淅米也
叟叟聲也
溞叟音異義同
◎按今《詩》本作叟叟
又《集韻》疎鳩切,音搜
義同
通作溲
溞
睔的信息
睔的部首: 目
睔的拼音: gùn
睔的筆畫數(shù): 13
睔的繁體字: 睔
睔的筆順: 丨フ一一一ノ丶一丨フ一丨丨
睔的解釋: 睔的基本解釋眼睛圓大
睔的康熙字典解釋睔【午集中】【目部】康熙筆畫:13畫,部外筆畫:8畫《唐韻》《集韻》古本切,音袞
《說文》目大也
《南齊書·張融海賦》瞯睔煥七曜之文
又人名
《春秋傳》有鄭伯睔
又《廣韻》《集韻》《韻會(huì)》古困切,袞去聲
大目露睛也
又《集韻》古患切,音慣
義同
又《廣韻》盧本切《集韻》魯本切,論上聲
睔目貌
又《集韻》胡關(guān)切,音還
大目貌
同?
又《廣韻》胡本切《集韻》戸袞切,音混
義同
或作
睔的說文解字解釋睔【卷四】【目部】目大也
從目侖
《春秋傳》有鄭伯睔
古本切說文解字注(睔)目大也
從目
侖聲
古本切
十三部
春秋傳有鄭伯睔
見襄二年
三傳皆同
古今人表作鄭成公綸
顏曰工頑反
又有泠淪
服虔曰淪音鰥
皆音之轉(zhuǎn)也
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