濞晅
濞晅是由漢字"濞"(讀音:bì,pì,部首:氵,筆畫數(shù):17)和漢字"晅"(讀音:xuān,部首:日,筆畫數(shù):10)組成的漢字組合。
根據(jù)這兩個(gè)漢字的含義,濞晅可能表示:
- 濞(濞的基本解釋[bì]〔漾~〕見“漾”)和晅(晅的基本解釋1.太陽四周的暈氣)的組合意義
濞的信息
濞的部首: 氵
濞的拼音: bì,pì
濞的筆畫數(shù): 17
濞的繁體字: 濞
濞的筆順: 丶丶一ノ丨フ一一一丨フ一丨一一ノ丨
濞的解釋: 濞的基本解釋[bì]〔漾~〕見“漾”
[pì]〔滂~〕見“滂”
濞的介紹1.濞[bì]濞[bì]——漾濞縣,中國(guó)云南省的一個(gè)縣濞的釋意濞--漾濞縣,中國(guó)云南省的一個(gè)縣濞bì[漾濞]縣名,在云南省
濞pì1.象聲詞
濞的康熙字典解釋濞【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畫:18畫,部外筆畫:14畫《唐韻》《集韻》《韻會(huì)》匹備切,音淠
《說文》水暴至聲
《左思·吳都賦》濞焉洶洶
又滂濞,水聲
《司馬相如·上林賦》滂濞沆漑
又彭濞,蘊(yùn)積貌
《淮南子·俶眞訓(xùn)》譬若周雲(yún)之蘢蓯,遼巢彭濞而爲(wèi)雨
又懿濞,深邃貌
《王延壽·魯靈光殿賦》屑黶翳以懿濞
又《集韻》平祕(mì)切,音贔
又《廣韻》《韻會(huì)》匹詣切《集韻》匹計(jì)切,音媲
義同
又水名
《通典》吐蕃有西洱海,東南流入西洱河,合流而東,號(hào)曰漾濞水
《六書故》濞,與淠通
《集韻》濞,通作
濞的說文解字解釋濞【卷十一】【水部】水暴至聲
從水鼻聲
匹備切說文解字注(濞)水暴至聲
上林賦
滂濞沆漑
司馬彪曰
滂濞、水聲也
洞蕭賦
澎濞慷慨
一何壯士
高唐賦
濞洶洶其無聲
按滂濞雙聲
澎與滂同
從水
鼻聲
匹備切
十五部
濞
晅的信息
晅的部首: 日
晅的拼音: xuān
晅的筆畫數(shù): 10
晅的繁體字: 晅
晅的筆順: 丨フ一一一丨フ一一一
晅的解釋: 晅的基本解釋1.太陽四周的暈氣
2.光明
3.干燥
晅的介紹1.晅[xuān]2.晅[xuǎn]晅[xuān]〈動(dòng)〉在陽光下曬干雨以潤(rùn)之,日以烜之
——《易·說卦》
ń,陸德明釋文作“晅”字又如:晅耀(照耀)另見xuǎn晅[xuǎn]〈形〉曝曬;曬干
通“烜”雨以潤(rùn)之,日以烜之
——《易·說卦》名詞
太陽的光暈晅,日氣也
——《集韻》另見xuān晅的釋意晅qǐn1.明
晅的康熙字典解釋晅【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畫:10畫,部外筆畫:6畫《集韻》《韻會(huì)》許元切,音暄
日氣也,引《易》日以晅之
《釋文》晅,乾也
本又作暅
○按《易·繫辭》今本作烜
《朱子本義》云:烜,與晅同
《集韻》或作
又《集韻》火遠(yuǎn)切,音咺
義同
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