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拙
灌拙是由漢字"灌"(讀音:guàn,部首:氵,筆畫數(shù):20)和漢字"拙"(讀音:zhuō,部首:扌,筆畫數(shù):8)組成的漢字組合。
根據(jù)這兩個(gè)漢字的含義,灌拙可能表示:
- 灌(灌的基本解釋1.澆;灌溉:引水~田)和拙(拙的基本解釋1.笨:弄巧成~)的組合意義
灌的信息
灌的部首: 氵
灌的拼音: guàn
灌的筆畫數(shù): 20
灌的繁體字: 灌
灌的筆順: 丶丶一一丨丨丨フ一丨フ一ノ丨丶一一一丨一
灌的解釋: 灌的基本解釋1.澆;灌溉:引水~田
往麥地里~水
2.倒進(jìn)去或裝進(jìn)去(多指液體、氣體或顆粒狀物體):~了一瓶熱水
風(fēng)雪呼呼地~進(jìn)門來
那響亮的聲音直往他耳朵里~
3.指錄音:~唱片
4.姓
灌的介紹〈名〉(形聲
從水,雚(guàn)聲
本義:灌水)同本義灌,灌水也
出廬江雩婁北入淮
——《說文》灌水,源出河南省商城縣南,東北經(jīng)固始縣西南曰曲河,北合史河流入淮水叢生的樹木灌木,叢木
又,木族生為灌
——《爾雅》灌,叢也
——《小爾雅》集于灌木
——《詩·周南·葛覃》而灌木叢林,蒙茸山麓,未經(jīng)刪治如今者,則無疑也
——[英]赫胥黎著、嚴(yán)復(fù)譯《天演論》又如:灌木;灌莽;灌叢〈動(dòng)〉澆;灌溉灌,澆也,漬也
——《廣韻》時(shí)雨降矣,而猶浸灌
——《莊子·逍遙游》以筒水灌之始出,狀極俊健
——《聊齋志異·促織》引河水灌民田
——《史記·西門豹列傳》又如:灌植(澆水培植);灌濡(澆灌潤澤);灌瀆(灌溉用的小溝渠);灌畦(灌溉種菜);灌蔬(栽培菜蔬)流注秋水時(shí)至,百川灌河
——《莊子·秋水》又如:灌溢(流布);灌澍(灌注,流瀉);灌洗(沖洗)強(qiáng)行使喝下不能飲者以筒灌其中
——《韓非子·說疑》又如:灌米湯(恭維);灌口(方言
給牲口灌藥用的器具)古代祭祀的一種形式
斟酒澆地以求神降臨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觀之矣
”——《論語·八佾》灌用郁鬯
——《禮記·禮器》又如:灌地(灑酒于地,求神降臨)盥洗
如:灌手(洗手);灌澡(佛教語
即沐浴);灌沐(盥洗);灌佛(浴佛,灌洗佛像)飲酒
如:灌喪澆鑄爍一鼎之銅,以灌一錢之形,不能成一鼎
——漢·王充《論衡·奇怪》又如:灌辟(冶鑄,冶煉)裝入
如:灌腸錄音
如:灌音;灌制灌的釋意灌〈名〉(形聲
從水,雚聲
本義灌水)同本義灌,灌水也
出廬江雩婁北入淮
--《說文》灌水,源出河南省商城縣南,東北經(jīng)固始縣西南曰曲河,北合史河流入淮水叢生的樹木灌木,叢木
又,木族生為灌
--《爾雅》灌,叢也
--《小爾雅》集于灌木
--《詩·周南·葛覃》而灌木叢林,蒙茸山麓,未經(jīng)刪治如今者,則無疑也
--又如灌木;灌莽;灌叢灌澆;灌溉灌,澆也,漬也
--《廣韻》時(shí)雨降矣,而猶浸灌
--《莊子·逍遙游》以筒水灌之始出,狀灌guàn⒈澆,輸送~溉
~輸
⒉注入~注
~腸
⒊灌huàn1.見"灌灌"
灌的康熙字典解釋灌【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畫:22畫,部外筆畫:18畫《唐韻》《集韻》《韻會(huì)》《正韻》古玩切,音貫
水名
《說文》水出廬江雩婁,北入淮
又水名
《山海經(jīng)》石脆之山,灌水出焉
又《羅含湘中記》營水,渄水,灌水,皆注湘
又縣名
《廣輿記》屬成都府
又漑也
《莊子·逍遙遊》時(shí)雨降矣,而猶浸灌
又注也
《莊子·秋水篇》百川灌河
又飮也
《禮·投壷》奉觴曰賜灌
又《博雅》灌,聚也
又木叢生曰灌
《詩·周南》黃鳥于飛,集于灌木
又盡誠相告曰灌灌
《詩·大雅》老夫灌灌
又鳥名
《山海經(jīng)》靑丘山有鳥如鳩,其音若呵,名曰灌灌
又《騈雅》灌灌,九尾狐
又與祼通
《周禮·春官》以肆獻(xiàn)祼享先王
《註》祼之言灌也
《疏》以鬱鬯灌地降神,取澆灌之義,故從水
又《集韻》胡玩切,音換
與渙同
水流盛貌
又古緩切,音管
與盥同
澡手也
灌的說文解字解釋灌【卷十一】【水部】水
出廬江雩婁,北入淮
從水雚聲
古玩切說文解字注(灌)灌水
出廬江雩婁
北入淮
廬江郡雩婁、二志同
前志雩婁下曰
決水、北至蓼入淮
灌水、亦北至蓼入決
過郡二
行五百一十里
過郡二者、廬江六安國也
水經(jīng)注
決水自安豐縣故城西北逕蓼縣、故城東
又西北、灌水注之
水導(dǎo)源廬江金蘭縣西北東陵鄉(xiāng)大蘇山
東北逕蓼縣故城西而注決水
決水、又北入於淮
按前志廬江郡下云
金蘭西北有東陵鄉(xiāng)
淮水出
依酈注、則金蘭者縣名
而志無此縣
志云淮水出、乃灌水出之誤
葢出金蘭東陵鄉(xiāng)逕雩婁至蓼入決也
酈云
灌水俗謂之澮水
又云
決水北入於淮
俗謂之澮口
葢灌澮聲相倫
習(xí)俗害眞尒
酈時(shí)已與古名全違
今則更難詳矣
方輿紀(jì)要曰
雩婁、今安徽潁州府霍丘縣西南八十里有雩婁故城
左傳襄卄六年
楚人侵吳及雩婁
昭五年
薳啓疆待命於雩婁
是其地也
蓼縣城在霍丘縣西北
決水卽今史河
灌水今自河南固始縣東流
經(jīng)霍丘縣西
合史水入淮是也
從水
雚聲
古玩切
十四部
按今字以爲(wèi)灌注、灌漑之字
灌的古漢語解釋灌guàn①<動(dòng)>注入
流入
《望洋興嘆》:“秋水時(shí)至,百川~河
”②<動(dòng)>灌溉;澆灌
《西門豹治鄴》:“引河水~民田
”③<動(dòng)>飲
《禮記·投壺》:“當(dāng)飲者皆跪,奉觴,曰:‘賜~
’”④<動(dòng)>酌酒澆地
古代祭祀時(shí)第一次獻(xiàn)酒的儀式
《論語·八脩》:“褅自既~而往者,吾不欲觀之矣
”⑤<動(dòng)>澆鑄
《論衡·奇怪》:“爍一鼎之銅,以~一錢之形,不能成一鼎
”⑥<動(dòng)>叢生
白居易《廬山草堂記》:“松下多~叢
”【灌園】從事田園勞動(dòng)
引申指官吏退隱家居
灌
拙的信息
拙的部首: 扌
拙的拼音: zhuō
拙的筆畫數(shù): 8
拙的繁體字: 拙
拙的筆順: 一丨一フ丨丨フ丨
拙的解釋: 拙的基本解釋1.笨:弄巧成~
2.謙辭
稱自己的文章、意見等:~作
~見
拙的介紹〈形〉(形聲
從手,出聲
本義:笨拙,不靈活)同本義拙,不巧也
——《說文》拙,鈍也
——《廣雅》不利于人謂之拙
——《墨子·貴義》予亦拙謀
——《書·盤庚》理弱而媒拙兮
——《離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老子》四十五章每動(dòng)作而受嗤,言發(fā)口而違理者,拙人也
——《抱樸子》拙者不足
——《史記·貨殖列傳》理弱而媒兮,恐導(dǎo)言之不固
——《楚辭·離騷》漢家青史上,計(jì)拙是和親
——唐·戎昱《詠史》姐妹們雖拙,大家一處作伴,也可解些煩悶
——《紅樓夢》又如:性拙(生性笨拙);拙行(外行;不在行);拙誠(笨拙而真誠);拙鳩(相傳鳩鳥性笨拙,不善營巢,常占據(jù)他鳥的巢而棲息);拙薄(拙劣淺薄);拙守(安于愚拙,不取巧)我的
自謙之辭拙妻好乘鸞,嬌女愛飛鶴
——李白《題嵩山逸人元丹邱山居》這婦人便插口道:“這個(gè)叔叔,便是拙夫新認(rèn)識(shí)的兄弟
”——《水滸全傳》又如:拙子(對(duì)人稱自己的兒子);拙分(謙稱自己的名分、職分);拙作(稱自己作品的謙詞);拙室(拙婦
稱自己妻子的謙詞);拙惡(謙稱自己的作品)粗劣黃金即為侈,白石又太拙
——陸龜蒙《酒樽》又如:拙易(粗陋膚淺);拙野(粗糙);拙率(粗率);拙淺(粗淺,淺陋);拙惡(粗劣)粗俗
如:拙夫(粗俗的男人,或指粗俗的丈夫);拙俗(粗俗)短淺
如:拙智(短見);拙目(眼光短淺的人);拙眼(眼光短淺的人)倒霉緬思桃源內(nèi),益嘆身世拙
——杜甫《北征》中了一個(gè)甚么舉人,就得了這個(gè)拙病
——《儒林外史》又如:運(yùn)拙(命運(yùn)不濟(jì);命該倒霉)質(zhì)樸無華巧詐不如拙誠
——《韓非子》又如:拙木(質(zhì)樸);拙句(自然質(zhì)樸的詩句)〈動(dòng)〉不善于拙訥謝浮名
——謝靈運(yùn)《初去郡》又如:拙生(拙于生計(jì),不善謀生);拙政(拙于為政
亦用為謙詞);拙宦(不善于為官,仕途不順
多用以自謙);拙訥(才疏口拙,不善應(yīng)對(duì))窮盡;用盡計(jì)拙無衣食,途窮仗友生
——杜甫《客夜》屈抑;粗暴對(duì)待徑省其說,則以為不智而拙之
——《韓非子》拙的釋意拙(形聲
從手,出聲
本義笨拙,不靈活)同本義拙,不巧也
--《說文》拙,鈍也
--《廣雅》不利于人謂之拙
--《墨子·貴義》予亦拙謀
--《書·盤庚》理弱而媒拙兮
--《離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老子》四十五章每動(dòng)作而受嗤,言發(fā)口而違理者,拙人也
--《抱樸子》拙者不足
--《史記·貨殖列傳》理弱而媒兮,恐導(dǎo)言之不固
--《楚辭·離騷》漢家青史上,計(jì)拙是和親
--唐·戎昱《詠史》姐妹們雖拙,大家一處作伴,也可解些煩悶
--《紅樓夢》又如性拙(生性拙zhuō⒈笨,不靈巧~嘴
笨~
勤能補(bǔ)~
人老了~手~腳
⒉謙詞~見
~筆
~著
拙的康熙字典解釋拙【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畫:9畫,部外筆畫:5畫〔古文〕?《唐韻》職悅切
《集韻》《韻會(huì)》《正韻》朱劣切,音梲
讀若專入聲
《說文》不巧也
《書·周官》作僞心勞日拙
《老子·道德經(jīng)》大巧若拙
《戰(zhàn)國策》敎人而不能,則謂之拙
又《釋名》屈也
使物否屈,不爲(wèi)用也
《史記·范睢傳》楚之鐵劒利,而倡優(yōu)拙
拙的說文解字解釋拙【卷十二】【手部】不巧也
從手出聲
職說切說文解字注(拙)不巧也
不能爲(wèi)技巧也
從手
出聲
職說切
十五部
拙的古漢語解釋拙zhuō①<形>笨,與“巧”相對(duì)
《林黛玉進(jìn)賈府》:“姊妹們雖~,大家一處伴著,亦可以解些煩悶
”②<名>本分
《歸園田居》:“開荒南野際,守~歸園田
”③<形>粗;劣
常表自謙,如“拙作”
【拙荊】舊時(shí)對(duì)別人稱自己妻子的謙詞
【拙目】見識(shí)淺陋;眼光短淺
【拙訥】缺少才能,不善說話
拙的謎語1.出手相助重上崗(打一字)2.手推兩座山(打一字)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