爚箾
爚箾是由漢字"爚"(讀音:yuè,部首:火,筆畫數(shù):21)和漢字"箾"(讀音:xiāo,shuò,qiào,部首:竹,筆畫數(shù):15)組成的漢字組合。
根據(jù)這兩個漢字的含義,爚箾可能表示:
- 爚(爚的基本解釋火光)和箾(箾的基本解釋[xiāo]古同“簫”)的組合意義
爚的信息
爚的部首: 火
爚的拼音: yuè
爚的筆畫數(shù): 21
爚的繁體字: 爚
爚的筆順: 丶ノノ丶ノ丶一丨フ一丨フ一丨フ一丨フ一丨丨
爚的解釋: 爚的基本解釋火光
爚的介紹〈名〉(形聲
從火,龠(yuè)聲
本義:火光)同本義彌融爚以隱處兮
——《史記》爚的釋意爚yuè1.光;火光
2.光彩貌
3.炫耀
4.通"耀"
照耀
5.通"瀹"
放在湯中煮;用火加熱
6.猶炫,迷惑
參見"爚亂"
爚的康熙字典解釋爚【巳集中】【火部】康熙筆畫:21畫,部外筆畫:17畫《唐韻》以灼切《集韻》《韻會》《正韻》弋灼切,音藥
《說文》火飛也
《集韻》或作爍
又《說文》一曰也
又《玉篇》光也,電光也
《廣韻》煜耀,光明
又《莊子·胠篋篇》外立其德而以爚亂天下者也
又《班固·西都賦》震震爚爚
《註》奔走貌
又《廣韻》書藥切《集韻》《類篇》式灼切,音爍
義同
又《廣韻》儵爚,光貌
又《唐韻正》爚,與燿通
《荀子·致仕篇》夫燿蟬者,務(wù)在明其火,振其樹而已
《呂氏春秋》作爚蟬
爚的說文解字解釋爚【卷十】【火部】火飛也
從火龠聲
一曰爇也
以灼切說文解字注(爚)火光也
光各本作飛
今依文琴賦景福殿賦注、玄應(yīng)書卷九正
西都賦
震震爚爚
雷奔電激
震震謂雷、爚爚謂電也
李善引字指曰
儵爚、電光也
按此字或借爲(wèi)燿字
或借爲(wèi)鑠字
或作爍者、俗體也
從火
龠聲
以灼切
二部
一曰也
又一義
爚
箾的信息
箾的部首: 竹
箾的拼音: xiāo,shuò,qiào
箾的筆畫數(shù): 15
箾的繁體字: 箾
箾的筆順: ノ一丶ノ一丶丨丶ノ丨フ一一丨丨
箾的解釋: 箾的基本解釋[xiāo]古同“簫”
[shuò]1.古代跳舞人手中拿的竿狀舞具
2.以竿擊人
[qiào]古同“鞘”,裝刀劍的套子
箾的康熙字典解釋箾【未集上】【竹部】康熙筆畫:15畫,部外筆畫:9畫《廣韻》蘇彫切《正韻》先彫切,音蕭
與簫同
象箾,樂器,舞者所執(zhí)
《左傳·襄二十九年》季子觀樂,見舞《象箾》《南籥》者,曰:美哉,猶有憾
《註》象箾,舞所執(zhí)
《說文》虞舜樂曰《箾韶》,《尚書》作《簫韶》
又《集韻》《韻會》《正韻》色角切,音朔
《荀子·禮論篇》武、酌、桓、箾、、象
《註》舞曲名
《張衡·西京賦》飛潚箾,流鏑?
《註》箾,音朔
潚箾,形
《玉篇》以竿擊人也
又《字彙補(bǔ)》《左傳》《象箾》註:原音朔,與《韶箾》異音,惟司馬氏從所交切
箾的說文解字解釋箾【卷五】【竹部】以竿擊人也
從竹削聲
虞舜樂曰箾韶
所角切
又音簫說文解字注(箾)?竿擊人也
西京賦曰
飛?潚箾
薛曰
潚箾、?形也
按?者、網(wǎng)之以竿爲(wèi)柄者也
左傳
舞象箾南籥
杜曰
象箾、舞所執(zhí)
南籥、以籥舞也
箾不知何等器
豈以竿舞與
從竹
削聲
所角切
二部
虞舜樂曰箾韶
按音部引書簫韶九成
知皋陶謨字作簫
此云箾韶
葢據(jù)左傳
左云見舞韶箾者
此作箾韶
見書
與左一也
孔疏云
箾卽簫字
釋文箾音簫
與上文象箾音朔異
今按同爲(wèi)樂名
不當(dāng)異義異音
疏引賈逵釋象箾云
箾舞曲名
言天下樂削去無道
於箾韶又不引賈注
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