爝杌是由漢字"爝"(讀音:jué,jiào,部首:火,筆畫數(shù):21)和漢字"杌"(讀音:wù,部首:木,筆畫數(shù):7)組成的漢字組合。
根據(jù)這兩個(gè)漢字的含義,爝杌可能表示:
- 爝(爝的基本解釋[jué](又)火把)和杌(杌的基本解釋〔杌凳〕一種小凳)的組合意義
爝的信息
爝的部首: 火
爝的拼音: jué,jiào
爝的筆畫數(shù): 21
爝的繁體字: 爝
爝的筆順: 丶ノノ丶ノ丶丶ノ丨フ丨丨一フ一一フ丶一丨丶
爝的解釋: 爝的基本解釋[jué](又)火把
[jiào](又)火把
爝的介紹〈動〉拔火爝,苣火祓也
從火,爵聲
——《說文》湯得伊尹,爝以權(quán)火,炊以犧貑
——《呂氏春秋·本味》〈名〉小火,火炬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
——《莊子·逍遙游》爝的釋意爝拔火爝,苣火祓也
從火,爵聲
--《說文》湯得伊尹,爝以權(quán)火,炊以犧貑
--《呂氏春秋·本味》爝小火,火炬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
--《莊子·逍遙游》爝jué1.燒葦把以祓除不祥
2.小火
爝的康熙字典解釋爝【巳集中】【火部】康熙筆畫:22畫,部外筆畫:18畫《廣韻》卽略切《集韻》《韻會》《正韻》卽約切,音爵
《說文》苣火祓也
《莊子·逍遙遊》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
《呂氏春秋》湯得伊尹,祓之于廟,爝以爟火
釁以犧徦
《集韻》或作燋焳熦
◎按廣韻:爝燋分訓(xùn),與集韻異
又《廣韻》在爵切《集韻》疾雀切,音嚼
又《廣韻》《集韻》子肖切,音醮
義同
又《唐韻正》呂氏春秋:爝火作焦火
爝的說文解字解釋爝【卷十】【火部】苣火,祓也
從火爵聲
呂不韋曰:湯得伊尹,爝以爟火,釁以犧豭
子肖切說文解字注(爝)苣火祓也
苣、束葦燒之也
祓、除惡之祭也
呂覽本味篇
湯得伊尹
祓之於廟
爝以爟火
贊能篇
桓公迎管仲
祓以爟火
從火
爵聲
子肖切
二部
呂不韋曰
湯得伊尹
爝以爟火
釁以犠豭
高誘曰
以牲血塗之曰釁
爝
杌的信息
杌的部首: 木
杌的拼音: wù
杌的筆畫數(shù): 7
杌的繁體字: 杌
杌的筆順: 一丨ノ丶一ノフ
杌的解釋: 杌的基本解釋〔杌凳〕一種小凳
杌的介紹〈形〉樹木無枝丫
如:杌樗(光禿的臭椿樹)渾然無知
如:杌杌(癡
呆貌)見“杌隉”〈動〉搖,動搖揚(yáng)翠葉,杌紫莖
——《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名〉小矮凳
如:杌坐兒(小凳子);杌床(用繩編制的輕便坐具)砍樹剩余的樁子杌,刊余木
——《集韻》杌的釋意杌樹木無枝丫渾然無知見杌隉”杌搖,動搖揚(yáng)翠葉,杌紫莖
--《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杌蝎凳砍樹剩余的樁子杌,刊余木
--《集韻》杌隉邦之杌隉,曰由一人
--《書·秦誓》杌隉之象
--孫文《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杌wù⒈小凳~凳
⒉杌的康熙字典解釋杌【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畫:7畫,部外筆畫:3畫《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五忽切,音兀
《玉篇》木無枝也
《集韻》木短出貌
又檮杌,人名
亦獸名
見檮字註
又不安貌
《書·秦誓》邦之杌隉
又《類篇》魚屈切,音崛
餘木
又《集韻》魚厥切
義同
杌的說文解字解釋柮【卷六】【木部】斷也
從木出聲,讀若《爾雅》“貀無前足”之“貀”
女滑切說文解字注(柮)檮柮也
舊作也二字
今更正
今人謂木頭爲(wèi)榾柮
於古義未遠(yuǎn)也
從木
出聲
讀若爾雅貀無前足之貀
女滑切
十五部
玉篇當(dāng)骨切
引說文五骨切
○按二篆、舊先後倒置
今依全書通例正之
亦與梐枑同
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