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的信息
牧的部首: 牜
牧的拼音: mù
牧的筆畫數(shù): 8
牧的繁體字: 牧
牧的筆順: ノ一丨一ノ一ノ丶
牧的解釋: 牧的基本解釋1.放養(yǎng)牲口:~羊
畜~
2.古代官名:荊州~
牧的介紹〈動(dòng)〉(會(huì)意
甲骨文字形
從牛,從攴(pū),表示手拿棍棒牧牛(羊)
本義:放牧牲畜)同本義掌牧六牲
——《周禮·牧人》誰捍牧圉
——《左傳·僖公二十八年》
注:“牛曰牧
”周宣王之牧正
——《列子·黃帝》
注:“養(yǎng)禽獸之長也
”牧人乃夢
——《詩·小雅·無羊》郊外謂之牧
——《爾雅》使牧羝
——《漢書·李廣蘇建傳》權(quán)漢節(jié)牧羊
郴州蕘牧兒
——唐·柳宗元《童區(qū)寄傳》行牧且蕘
又如:牧所(牧養(yǎng)牲畜的處所);牧苑(牧場
牧地
牧放牲畜的地方);牧子(放牧的人;牧童);牧夫(放牧牲畜的人)統(tǒng)治;主管請牧基賢者思
——《荀子·成相》
注:“治也
”又如:牧司(牧夫,牧人
管民政的地方官);牧字(治理撫育)〈名〉牧人;牧民牧,養(yǎng)牛人也
——《說文》爾牧來思
——《詩·小雅·無羊》馬有圉,牛有牧
——《左傳·昭公七年》又如:牧豕奴(放牧牲畜的仆人);牧笛(牧民或牧童所吹的笛子);牧嘯(牧人的嘯歌);牧奴(對放牧者的蔑稱)牧場
如:牧丁(舊時(shí)官府牧場的差役);牧長(牧場的長官);牧監(jiān)(隋唐掌牧地的官署)掌畜牧的官員或官署而建其牧
——《周禮·大宰》
注:“侯伯有功德者,加命作州長,謂之牧
”八命作牧
——《周禮·大宗伯》吾記天圣中先公為群牧判官
——司馬光《訓(xùn)儉示康》又如:牧馬所(宋有牧馬監(jiān),掌牧馬之事;小說家所捏造的一種職司);牧正(牧官之長,主管畜牧)古代州的長官九州之長入天子之國,曰牧
——《禮記·曲禮》又如:牧令(舊時(shí)稱地方長官);牧守(牧伯
州郡的長官);牧宰(泛指州縣長官)姓牧的釋意牧(會(huì)意
甲骨文字形
從牛,從攴,表示手拿棍棒牧牛(羊)
本義放牧牲畜)同本義掌牧六牲
--《周禮·牧人》誰抜牧圉
--《左傳·僖公二十八年》
注牛曰牧
”周宣王之牧正
--《列子·黃帝》
注養(yǎng)禽獸之長也
”牧人乃夢
--《詩·小雅·無羊》郊外謂之牧
--《爾雅》使牧羝
--《漢書·李廣蘇建傳》權(quán)漢節(jié)牧羊
郴州蕘牧兒
--唐·柳宗元《童區(qū)寄傳》行牧且蕘
又如牧所(牧養(yǎng)牲畜的處所);牧苑(牧場
牧地
牧放牲畜的地方);牧子(放牧的人;牧童);牧夫(放牧牲畜的人)統(tǒng)治;主管牧mù⒈放養(yǎng)牲口~場
~童
放~
游~
⒉〈古〉官名州~
⒊牧的康熙字典解釋牧【巳集下】【牛部】康熙筆畫:8畫,部外筆畫:4畫《廣韻》《集韻》《韻會(huì)》莫六切,音目
《說文》本作,養(yǎng)牛人也
從攴牛
《玉篇》畜養(yǎng)也
《廣韻》放也,食也
《揚(yáng)子·方言》牧,飤也
《註》謂放飤牛馬也
《書·禹貢》萊夷作牧
《傳》萊夷,地名,可以放牧
《詩·小雅》爾牧來思
《周禮·地官·牧人》掌牧六牲而阜蕃其物,以供祭祀之牲牷
又《夏官·校人》夏祭先牧
《註》始養(yǎng)馬者
又牧師掌牧地
《左傳·僖二十八年》不有行者,誰捍牧圉
《註》牛曰牧,馬曰圉
又《哀元年》少康爲(wèi)仍牧正
又《爾雅·釋地》郊外謂之牧
《疏》言可放牧也
書牧誓云: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乃誓,是也
《書傳》紂近郊三十里地名牧
又《易·謙卦》謙謙君子,以自牧也
《註》牧,養(yǎng)也
又《小爾雅》牧,臨也
《揚(yáng)子·方言》牧,司也,察也
《韻會(huì)》治也
《書·舜典》旣月,乃日覲四岳羣牧
《傳》九州牧監(jiān)
又《呂》非爾惟作天牧
《禮·曲禮》九州之長,入天子之國曰牧
《周禮·天官·大宰》九兩,一曰牧
以地得民
《註》牧,州長也
《前漢·成帝紀(jì)》罷部刺史官,更置州牧
又《詩·邶風(fēng)》自牧歸荑
《傳》牧,田官也
又《禮·月令》舟牼覆舟
《註》主舟之官也
又《周禮·地官·小司徒》乃經(jīng)土地,而井牧其田野
《註》隰臯之地,九夫爲(wèi)牧,二牧而當(dāng)一井
今造都鄙,授民田,有不易,有一易,有再易,通率二而當(dāng)一,是之謂井牧
又《周禮·地官·遂師》經(jīng)牧其田野
《註》經(jīng)牧,制田界與井也
又《廣韻》使也
又《爾雅·釋畜》黑腹,牧
《疏》牛黑腹者名牧
又《左傳·隱五年》鄭人侵衞牧
《註》牧,衞邑
又廣牧,縣名
屬朔方郡
見《前漢·地理志》
又人名
《史記·黃帝紀(jì)》舉風(fēng)后力牧
《註》班固曰:力牧,黃帝相也
又姓
《風(fēng)俗通》漢有越巂太守牧稂
又《集韻》莫候切,音茂
地名
《尚書·大傳》牧之野
劉昌宗讀
又一曰畜牧
《書·禹貢》爲(wèi)萊夷及牧
《釋文》徐音目,一音茂
又葉莫狄切
《詩·小雅》我出我車,于彼牧矣
自天子所,謂我來矣
召彼僕夫,謂之載矣
王事多難,維其棘矣
來葉六直切,載葉節(jié)力切
牧的說文解字解釋牧【卷三】【攴部】養(yǎng)牛人也
從攴從牛
《詩》曰:“牧人乃夢
”莫卜切說文解字注(牧)養(yǎng)牛人也
左傳曰
馬有圉
牛有牧
引伸爲(wèi)牧民之牧
從攴牛
會(huì)意
莫?切
古音在一部
詩曰
牧人乃夢
小雅文
牧的古漢語解釋牧mù①<動(dòng)>放牧
《過秦論》:“胡人不敢南下而~馬
”【又】<名>放牧的人
王安石《謝公墩》:“問樵樵不知,問~~不言
”②<動(dòng)>像放養(yǎng)牲畜一樣的統(tǒng)治;管理
晁錯(cuò)《論貴粟疏》:“民者,在上所以~之
”③<動(dòng)>管束;修養(yǎng)
《諫太宗十思疏》:“念高危則思謙沖而自~
”④<名>官名,一州的長官
《陳情表》:“臣之辛苦,非獨(dú)蜀之人士用二州~伯所見明知
”【牧伯】州牧、方伯的合稱
漢朝之后州郡長官的尊稱
【牧守】州郡的長官
州官叫牧,郡官稱守
【牧圉】⒈牛馬的場所
⒉養(yǎng)牛馬的人
⒊財(cái)物
【牧宰】州縣長官(縣官叫宰)
牧
爊的信息
爊的部首: 火
爊的拼音: āo
爊的筆畫數(shù): 19
爊的繁體字: 爊
爊的筆順: 丶ノノ丶丶一ノフ丨丨一一フノフ丶丶丶丶
爊的解釋: 爊的基本解釋1.放在微火上煨熟
2.同“熬”(āo)
爊的介紹〈動(dòng)〉把食物埋在灰火中煨熟草里泥封,塘灰中爊之
——賈思勰《齊民要術(shù)》又如:爊魚(在灰火中燒魚);爊肉(烤肉)用文火久煮
如:爊煎(比喻折磨)爊的釋意爊把食物埋在灰火中煨熟草里泥封,塘灰中爊之
--賈思勰《齊民要術(shù)》又如爊魚(在灰火中燒魚);爊肉(烤肉)用文火久煮
如爊煎(比喻折磨)爊的康熙字典解釋爊【巳集中】【火部】康熙筆畫:19畫,部外筆畫:15畫《集韻》《正韻》於刀切,音鏖
《玉篇》溫也
《集韻》煨也
《前漢·楊惲傳》烹羊?yàn)涓?br>《註》師古曰:炰毛炙肉也
卽今所謂爊也
爊,一高反
《集韻》或作
◎按廣韻類篇韻會(huì)別作
爊的說文解字解釋【卷十】【火部】炮肉,以微火溫肉也
從火衣聲
烏痕切說文解字注()炮炙也
炮炙異義皆得曰?也
??火溫肉
依廣韻所引本
玉篇同
旣云炮炙、又云以?火溫肉者、嫌炮炙爲(wèi)毛燒
故又足之
言不必毛燒也
?火溫肉所謂缹也
今俗語或曰烏
或曰煨
或曰燜
皆比字之雙聲曡韻耳
從火
衣聲
烏痕切
十三部
此於合韻得之
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