璚挩
璚挩是由漢字"璚"(讀音:jué,qióng,部首:王,筆畫數(shù):16)和漢字"挩"(讀音:tuō,shuì,部首:扌,筆畫數(shù):10)組成的漢字組合。
根據(jù)這兩個漢字的含義,璚挩可能表示:
- 璚(璚的基本解釋[jué]1.古同“玦”,古代環(huán)形有缺口的佩玉)和挩(挩的基本解釋[tuō]1.“脫”的古字)的組合意義
璚的信息
璚的部首: 王
璚的拼音: jué,qióng
璚的筆畫數(shù): 16
璚的繁體字: 璚
璚的筆順: 一一丨一フ丶フ丨ノ丨フノ丶丨フ一
璚的解釋: 璚的基本解釋[jué]1.古同“玦”,古代環(huán)形有缺口的佩玉
2.形狀像璚的日暈
[qióng]古同“瓊”,赤色的玉,泛指美玉:丹~
璚的康熙字典解釋璚【午集上】【玉部】康熙筆畫:17畫,部外筆畫:12畫《廣韻》《正韻》渠營切《集韻》葵營切,音瓊
《說文》赤玉也
《廣韻》同瓊
《嵆喜答嵆康詩》俯漱神泉,仰嘰璚枝
又《字彙補》老鹿年久,角中生玉
名曰鹿璚
又《集韻》古穴切
同玦,玉佩也
璚
挩的信息
挩的部首: 扌
挩的拼音: tuō,shuì
挩的筆畫數(shù): 10
挩的繁體字: 挩
挩的筆順: 一丨一ノ丶丨フ一ノフ
挩的解釋: 挩的基本解釋[tuō]1.“脫”的古字
解脫
2.“脫”的古字
遺漏;失誤
3.捶打
[shuì]1.揩拭
2.通“說”
勸說
挩的康熙字典解釋挩【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畫:11畫,部外筆畫:7畫《唐韻》《集韻》《韻會》他括切,音脫
《說文》解挩也
《廣韻》除也
誤也,遺也
或作稅
亦作說
通作脫
又《唐韻》《集韻》徒活切,音奪
義同
又《集韻》輸芮切,音稅
拭也
《儀禮·鄕飮酒禮》坐挩手,遂祭酒
又兪芮切,音睿
動也
與抁同
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