瓢茛
瓢茛是由漢字"瓢"(讀音:piáo,部首:瓜,筆畫數(shù):16)和漢字"茛"(讀音:gèn,部首:艸,筆畫數(shù):9)組成的漢字組合。
根據(jù)這兩個(gè)漢字的含義,瓢茛可能表示:
- 瓢(瓢的基本解釋用來舀(yǎo)水或撮取面粉等的器具,多用對半剖開的匏瓜做成,也有用木頭挖成的)和茛(茛的基本解釋1.野葛,現(xiàn)叫鉤吻)的組合意義
瓢的信息
瓢的部首: 瓜
瓢的拼音: piáo
瓢的筆畫數(shù): 16
瓢的繁體字: 瓢
瓢的筆順: 一丨フ丨丨一一一丨ノ丶ノノフ丶丶
瓢的解釋: 瓢的基本解釋用來舀(yǎo)水或撮取面粉等的器具,多用對半剖開的匏瓜做成,也有用木頭挖成的
瓢的介紹〈名〉瓠的一種
也稱“葫蘆”瓢,蠡也
從瓠省,票聲
——《說文》瓢,瓠勺也
——《三蒼》一瓢飲
——《論語》又如:瓢冠(瓜瓢形的僧帽);瓢堂(簡陋的堂室)用葫蘆干殼做成的勺
如:瓢杓(剖開葫蘆制成的酒器);瓢壺(盛酒的器具);瓢把子(江湖黑話
土匪頭子);瓢簞(飲食只有一瓢水,一籃飯
比喻清寒窮困);瓢勺(把老熟的葫蘆剖成兩半所做成的勺子)量詞
用以量水、酒
如:一瓢水瓢的釋意瓢〈名〉瓠的一種
也稱葫蘆”瓢,蠡也
從瓠省,票聲
--《說文》瓢,瓠勺也
--《三蒼》一瓢飲
--《論語》又如瓢冠(瓜瓢形的僧帽);瓢堂(簡陋的堂室)用葫蘆干殼做成的勺(把老熟的葫蘆剖成兩半所做成的勺子)量詞
用以量水、酒瓢piáo
原本是將瓢葫蘆對剖開所制成的舀取用具◇來也用木、金屬、塑料等制成
瓢的康熙字典解釋瓢【午集上】【瓜部】康熙筆畫:16畫,部外筆畫:11畫〔古文〕《廣韻》符霄切《集韻》《韻會》毗霄切《正韻》毗招切,音飄
《玉篇》瓠瓜也
《廣韻》瓠也
《正字通》匏瓢,剖開可爲(wèi)酒尊,爲(wèi)要舟浮水
《周禮·春官·鬯人》禜門用瓢齎
《註》瓢,謂瓢蠡也
《莊子·逍遙遊》剖之以爲(wèi)瓢,則瓠落無所容
《前漢·東方朔傳》以瓢測海
《揚(yáng)子·方言》蠡或謂之瓢
《古今注》瓢亦瓠也
瓠其總,瓢其別也
瓢的說文解字解釋瓢【卷七】【瓠部】蠡也
從瓠省,?聲
符宵切文二說文解字注(瓢)蠡也
蠡者、也
豆部曰
者、蠡也
以一瓠劙爲(wèi)二曰瓢
亦曰蠡
亦曰蠡一作瓥
見九歎、方言
一作盠
見皇象書急就碑本
其作蠡者、見周禮鬯人注、漢書東方朔傳
詳豆部
從瓠省
不入瓜部者、瓠與瓜別也
聲
符宵切
二部
玉篇作
瓢的謎語1.老頭子,一條腿,早晨起來喝冷水(打一日用品)2.兩個(gè)小西瓜(打一字)瓢
茛的信息
茛的部首: 艸
茛的拼音: gèn
茛的筆畫數(shù): 9
茛的繁體字: 茛
茛的筆順: 一丨丨フ一一フノ丶
茛的解釋: 茛的基本解釋1.野葛,現(xiàn)叫鉤吻
藤本植物
根和葉有劇毒
2.毛茛,多年生草本植物
莖葉有毛,花黃色,植株有毒
茛的介紹〈名〉又名野葛,鉤吻[lobedku-dzuvine]
一種落葉灌木(Puerarialobata),莖蔓延細(xì)長,葉到秋變紅色,花黃綠色,果實(shí)多毛,有毒,莖干可做染料毛茛
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Ranunculusjaponicus),高二三尺,莖葉都有毛,開黃色或白色小花,果實(shí)集成球形,莖葉根及果實(shí)都有毒,可以入藥茛的釋意茛〈名〉又名野葛,鉤吻毛茛茛gèn茛的康熙字典解釋茛【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畫:12畫,部外筆畫:6畫《唐韻》古恨切,音艮
《博雅》鉤吻也
《本草》毛茛
《註》茛乃草烏頭之苗,此草形狀及毒皆似之,故名
又《集韻》居萬切,音建
水草
蟹有毒,食水茛所爲(wèi)
茛